欧阳斌写南岳罗步庵散文《大雅大俗两相宜》

标签:
甘建华衡岳湘水湖湘文化湖湘文化名人南岳衡山 |
分类: 唯有南岳独如飞 |
大雅大俗两相宜
欧阳斌
我在离开工作了12年之久的南岳时,有一对夫妻送给我两样截然不同的东西。丈夫送的是一幅书法作品,上书一联:“高无见顶相,明不借他光。”字是隶书,极具功力。这是一颂佛之联,我知道他是暗示我靠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哪能高到“不见顶相”的地步,又哪能明到“不借他光”的地步。因而,对他的书法虽然甚为喜爱,却不敢悬挂。从其联其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大雅之人。恰恰是这位大雅之人,他的妻子送给我的却是几瓶自制的剁辣椒酱。这剁辣椒酱里面有蒜子、豆豉及白酒,吃起来,香辣咸俱全。我在南岳工作时,就曾多次吃过她做的辣椒酱,离开南岳时,她送辣椒酱我也十分高兴。临别之时,以辣椒酱相送,不可谓不“俗”了。这位大雅之士就是南岳很有名气的书法家罗步庵先生,而他那“大俗”的妻子呢,实在不好意思,我吃了她做的那么多辣椒酱,居然不知道她的名字,只好以罗步庵之妻来称呼了。
雅人罗步庵是南岳书法界名副其实的顶尖人物,虽年近六十,头发却留得长长的,梳得光光的,且常年戴着一副金边眼镜,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有内涵之人。罗步庵在南岳知名度很高,人们看到他,总喜欢以“罗老师”相称,我亦如此。我对他的经历了解不多,仅借助朋友之间的口传。据说他是衡东县人,书读得并不多,但自幼爱好书法,曾在衡东县一个水库管理部门工作过,后又在一个工艺美术厂当过美工,再到南岳区志办工作。而他的妻子据说没有读过什么书,一辈子没有参加过什么正规工作,主要是帮人做点小工赚钱。我1985年到南岳工作不久,就认识了罗步庵先生,但也只是认识而已,并无什么过多交往。
1995年,我是南岳区区长助理。有一天,罗步庵的妻子突然走到我的办公室,我大吃一惊,问她找我何事。她吞吞吐吐地讲了好半天,我才听出原来是她的小女在家待业好几年了,尚未安排工作,希望我能帮忙找个事给她做。她来得突然,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就说此事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问题的,我需要慢慢想办法。虽然我并没有给她一个准确的回答,但她还是十分高兴,千恩万谢地走了。临出门时,她又转过身来,说此事她未告诉她家先生,希望不要让他知道了,我点头应允。
第二天,罗步庵果真给我来了电话,说他妻子没有经他同意就来找我,并说我刚刚走上领导岗位,他小女的事就不要麻烦我了。我知道他是个大雅之人,更是个十分清高之人。从他的声音中也可以听出,他们夫妻决不是事先编好,到我面前来演双簧,相反,我倒真正同情起他们的困难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他有好几个小孩,都是自谋职业,这个小女是他们夫妻最喜爱的,所以,其妻才想为她找个工作。不久,我将罗步庵的家庭情况向区长杨子福、常务副区长刘运发等同志做了反映,他们深表同情。正好不久,我主管的一个单位要招几名工人,罗步庵的小女便招到那个单位了。
此后,我与步庵先生一家便有了往来。我组织一些活动,常常要请步庵先生去书写一些横幅标语之类的东西。1996年,我担任“′96中国旅游购物节暨南岳旅游商品展销会”活动部部长,特地请他设计制作一个会徽、一面会旗。步庵先生办事十分认真,凡有所托,必倾其智慧,认真完成。
随着交往的增多,我知道步庵先生是一位佛教居士,师傅就是在南岳佛教界颇有名望的释慈茕法师。也许因为信佛的缘故,步庵先生常怀一颗慈悲之心。他是区政协常委,我那时经常列席政协会议,听取委员们的意见,步庵先生的发言常常充满对小人物的关注,如下岗工人的安排、减轻农民负担,等等。
1995年,我父亲去世,步庵先生主动帮我承担书写挽联的任务。他为我父亲所拟并书写悬于灵堂正前方的一幅挽联,我抄录在本子上,每每读来,仍不觉泪下。步庵先生的妻子则在我父亲去世时,主动承担斟茶、倒水、做饭的任务。他们夫妻二人,一人主笔,一人承揽杂务,倒也为我帮忙不少。
大雅大俗两相宜。一幅精致的书法作品和几瓶可口的剁辣椒酱,在我心目中有着同样的份量。
(原载《感悟名山》海南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