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才开发——如何建立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3-12-26 23:10:45)
标签:

财经

围绕员工,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需要梳理现有人力资源状况,研究制定人才开发计划。企业战略立足“人才开发”在公司业务发展及资源开发整合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促进全员素质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高层次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主体思路

   围绕塑造员工建立“发展有追求、术业有专攻、举止有方寸”核心的职业化能力和素质,通过建立“职业路径规划、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职业化行为规范”的管理机制,形成人才开发培养体系。

具体方案的实施如下:

1、“经营自我,人人成才”,全面开展员工职业规划及管理

“发展有追求”。公司以员工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员工都要树立“经营自我,人人成才”的人才发展观。推动员工本人树立职业发展观念和自我培养意识。

(1)组织建立“员工职业规划管理制度”,编订“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手册”,为开展职业规划提供机制保障和知识储备。指导并帮助员工从个人实际出发,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规划路线。引导其纳入对应培养通道,建立相关的培养组织,配置和实施培养计划。

(2)组织员工进行素质能力测评,全面实现员工的自我了解。

组织员工参加由专业测评结构——人才测评中心提供的专业测评,让员工了解自己,让管理者了解员工,为职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3)建立符合企业核心业务专业需要的“员工职业规划通道”

根据公司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订“两个方向,三个层阶、三个序列”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通道。为员工提供了多元的职业发展规划路径。

行政方向:

职业发展层阶

行政方向

说 明

高阶(领军)

储备经营管理

公司核心体系领导/分业务单元运营

中阶(核心)

卓越团队管理

储备卓越团队管理者

初阶(骨干)

后备管理人才

储备团队管理

专业方向:

职业发展层阶

专业技术类

专业管理类

电气工程;软件/信息/通讯工程;测量和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机械工程

营销

企划/人力/财务/物资/行政/项目管理

高阶(领军)

首席技术专家

首席营销师

资深管理师

中阶(核心)

专业带头人

高级营销师

高级管理师

初阶(骨干)

技术骨干

营销师

专业管理师

(4)建立人才培训培养管理机制。组织员工制订学习计划,配置符合岗位需求的培训资源,并建立考核督导机制,全力助推员工的成长与学习。

2、“优中选将,重在培养”,全面开展优秀人才选拔培养,加快中高层次人才的系统化快速成长

“术业有专攻”。人才高度专业化是人才开发的基本理念。公司紧贴市场发展,急需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导型人才,急需一大批高专业度的各类技术开发和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我们认为应通过“赛马机制”优中选将,重在加大自主培养。

(1)组织制定“优秀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制度”,编订各个专业人才选拔标准和人才选拔实施细则。为开展人才选拔提供了机制和组织保障。

(2)组织成立各“专业评审小组”,分12个专业进行评定。

(3)建立5种培养模式,分层次区别化设立培养计划内容,系统化培训将全员覆盖,全面展开。

针对不同方向和层阶的优秀人才,建立“内部培训师、职业导师制、培训课程学习、技术论坛或技能比武”等多种灵活的培养模式。

(4)组织培训学习小组,建立培养计划考核管理机制,确保形成学习习惯和学习气氛。

(5)系统开发培训资源,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公司大力开发内部专业技术课程和公共培训课程,适时提供外部专业培训课程和训练课程。

3、“推优选劣,引入竞争淘汰机制”,开展职业化素质提升工程,塑造职业化行为模式,着力企业文化核心价值

“举止有方寸”。企业无论营销、工程技术及开发、职能管理等各类岗位员工都应具备市场服务意识、客户意识、标准化操作规范意识、安全和质量意识等职业化的规范,都应有岗位责任心、工作热情和投入度,以及建立沟通关系的行为标准。为此,引入岗位竞争,培养和塑造团队职业化素质。

(1)组织制定“员工职业化素质提升实施机制”,制订各类岗位推优选劣操作实施细则,为开展岗位竞争提供机制和保障。

(2)组织编订各个专业岗位职业化素质标准和行为规范,分专业类别组织进行相应人员评价管理。

(3)建立多种操作方案。策划季度评优、关键事件表彰和末位待岗、离岗等多种操作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