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高尔夫赞助门槛有多高

(2013-01-05 13:50:10)
标签:

转载

这才是成熟的市场运作

5月底,冯珊珊夺取日巡冠军的消息在国内高尔夫圈里迅速传开,跟着这喜讯一道传开的还有她的冠军奖品,360公斤大米。

大米与高尔夫,在国内许多人看来,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在日巡赛,却真实存在着柴米油盐与高尔夫的完美融合。不止大米,酱油、杯面全都成了日巡赛的赞助商,男子有日清杯面,女子有饭多金酱油。冠军除了丰厚奖金外,还能获得几乎一辈子都吃不完的杯面和酱油。想起去年冯珊珊还获得过难以计数的巧克力大奖,我在今年4月钻石杯上也见到过以肯德基、罗森超市为代表的大众消费品牌。可以说,高尔夫赞助商在日本已接近品牌全覆盖,从高端的银行、汽车、保险等大企业,一直到国民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大众消费品,应有尽有。

这表明,高尔夫在日本民众的心里,既被认可为一种高端、有内涵的运动,同时也是生活化、全民化的。高尔夫在日本可说是真正的“高贵不贵”。

其实这并不稀奇,日巡赛已有80多年历史,日本球场多,打球人多,比赛观众也多。这几年石川辽的横空出世,更是在日本掀起一股热潮。即便不打球的人也知道石川辽是谁,这个年轻偶像的出现加速推动了日本高尔夫的普及和发展。

运动大受欢迎,日巡的商业推广自然也就非常完善和成功。全年近30场比赛,赞助商名单里既有银行、保险等我们国内通常认知的“富有”品牌,也多的是五花八门的大众化品牌。

反观国内,似乎银行、汽车、手表等高端行业才与高尔夫挂钩。这固然与高尔夫在国内尚属小众体育,参与人群的消费能力有关,但国内业界的认知也存在偏差。赛事方有时放不下身段,小企业也自忖"囊中羞涩"而望而却步。可就在赛事方和企业相互疏远的同时,国内不少职业比赛常因没有赞助商支持而被迫改期甚至取消。

考虑到中国目前职业发展的水平,双方不妨各让一步。企业能本着多理解、多支持、多回馈的理念来扶持中国高尔夫,而赛事主办单位则提供更好的回报条件、更多的媒体曝光、采取灵活的赞助方案。如此,相信会有更多企业有兴趣来赞助比赛和球员,球员水平提高了,比赛好看了,媒体也就多关注和报道了。

这样良性循环,中国职业高尔夫的春天也就不远了。(原文发表在《高尔夫大师》)

 http://s6/middle/7027ca34gc915bc49a845&690


http://s11/middle/7027ca34gc915bd12163a&690

http://s1/middle/7027ca34gc915bdd0c190&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