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马古道随想

(2023-12-28 10:23:43)
另一条丝绸之路——茶马古道

  

走近西部,研究丝绸之路和西部历史时,常常有一个形象跃入我的视野:——那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近些年,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专家都指出,古中国不仅有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明郑和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有另外一条重要的古商贸之路,那就是茶马古道。有的专家称之为“第三条丝绸之路”。

称茶马古道为“第三条丝绸之路”,当然是形象的说法。茶马古道上贩运的是茶叶和马匹等。但这条古道同样重要,同样充满了各样的传奇故事。

茶马古道,源于中国古代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学界通常认为有两条,一是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等地,再一条是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德钦,到西藏拉萨,再到缅甸,尼泊尔,印度。也有一些学者将茶马古道分为滇藏、川藏,青藏,陕康藏等多条线路。这是中国西部各民族、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之间另一条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世界地势最高,山路最险,距离最遥远的古道之一。它以马帮为主,主要运输方式是马队,形成了独特的马帮文化。抗战中后期,这条古道成为西南大后方最重要的国际商业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云南,苍山洱海让我感动,异域风情令我沉醉,茶马古道则是我最感兴趣,最为关注的。我先后参观了几家博物馆,最让我流连忘返的便是关于茶马古道的部分。

有意思的是,在云南的日子,好些地方竟然都与茶马古道有关。参观著名的严家大院,想不到大院的主人竟是靠贩茶起家,一点点积累起家产,盖起了名震四方的严家老宅。富贾一方的严家一边开商铺兴实业办教育,一边还在做着茶马古道上的商贸生意。参观另一处民宅——东莲花村的马家大院,又与茶马古道相遇。马家是当地有名的回族人家,整个家族竟也是靠带着马帮行走于茶马古道起家,慢慢发展壮大起来的。——大院里还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马具,马灯,马帮出行时的旗帜,服装等实物,详尽地介绍着马帮的人员构成,内部分工,各样的帮规、各样的禁忌以及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展示着鲜为人知的马帮文化。

这是一个极为独特的神秘人群。他们虽是民间商队,却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明的纪律,不如此则难以在漫长的旅途中应对各样意想不到的险境,绝境。这是一群用生命行走的人,他们沿着崎岖的古道一走就是许多天,多变的天气,艰险的地段,各样的野兽,各样的疾病,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劫路悍匪,全副武装守卡子守关口的官兵。赶马人风餐露宿,行进在丛林中,山谷里,很多人倒在了路上,活下来的人继续前行,到达目的地完成了交易,驮上新的货物踏上归途……如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走不完的长路,走不尽的马队,在哪里歇息哪里就是他们安顿疲惫身心的临时家园,一瓢水,一眼泉,一块馕都成了琼浆美味。

茶马古道正是由这样一些人,一代接一代,用他们疲惫的脚步一步步走出来的,如果说从长安至西域的丝绸之路上还有张骞,霍去病,汉武帝这些历史名人耸立其中,名载史册,那么茶马古道则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开拓出来的,他们名不见经传,却书写了这条古道上的历史与文化。

茶马古道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记忆,但那些山还在,那些古道还在。我在向导的引领下走了一段茶马古道,山深林密,道路险峻,时不时要手脚并用攀爬而行,还要防备蛇虫袭扰……只走了一段路便让我气喘吁吁,当年的赶马人在这条古道上该是怎样的艰辛不易。

我看到了很多张已经褪色的老照片,照片中的马帮汉子朴实强壮,脸上烙刻着岁月的印痕,眼中别有一种坚忍和勇悍。那是只有走过漫漫长路的人独有的神色。我也听到了当地人绘声绘色的讲述,他们给我讲着先人们的各种传奇往事——如何对付土匪,如何对付官兵,如何和异域的人打交道做生意处朋友,如何在生死极境中兄弟般相互照应帮助,回到家中如何与亲人重逢团聚……这些生动的故事,听得我十分入迷。

这是一片多么值得艺术家去表现,去开掘的生活啊!

多少年来,我们的戏剧舞台还很少看到茶马古道上“马帮”的生活,很少有人讲述“马帮”的故事。至少我从事戏剧这些年始终没有看到过一出这样的戏。茶马古道何时才能成为戏剧的主角?今天的人们何时才能听到舞台上响起遥远动人的马铃声?

茶马古道的另一特色是,沿途多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区域,在云南这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众多少数民族分布在茶马古道经过的路线上。——这又是一片可以挖掘的写作宝矿,这条路也是各少数民族心中的神奇之路,马蹄声声,马铃声声,响在沿途各族人民的梦中。长路漫漫,一处处村寨,路边的一户户人家,还有一所所供马帮歇息的小客栈、小驿站,在黑夜中亮着灯火,那里有火,有水,有干粮吃食,也有孩子们的笑脸,女人们动人的歌声,老人悠长的民谣,这一切一切让披星戴月长途跋涉的马帮感到了别样的温暖,感到了生命的动人,重新有了继续走下去的渴望——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习俗,在这条漫长崎岖的古道上会“生成”出多少如诗如画的场景,积淀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奏响过多少充满浪漫与诗意的生命诗章。

我已经写过了《丝路天歌》,写的是黄沙漫漫,风雪满天的古丝绸之路上的行走故事,我希望有一天还能写一写茶马古道上的故事。

 

       面对这片土地,这片天空,这些路

 

走进西部,感悟西部,也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我一直坚信,中国戏剧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很多缺欠,还处于重重困境之中,但是我们仍然拥有各种各样的潜在资源,足以支撑我们继续前行,这其中就包括我们拥有着大量“唯我独有”的创作资源,很多绝好的素材深埋于我们的历史生活中,深藏于我们的民间生活中,——那是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所没有的,只属于中国的艺术家。比如丝绸之路上的生死情仇,比如茶马古道的生命传奇,比如西部世界的林林总总,纵然我们这一代不去开掘不去发现,后人也终会发现。而我们有责任做这件事,书写这些历史与现实中的人和事,展现人和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开显出人性的光芒,让人们领略到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生命之真生命之美。

必须承认,我们这代人远没有做好这件事。我们的戏剧远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资源。

我经常不断地追问自已:生活本身如此之丰富,如此之开阔,它就活生生地在那里,为什么我们的戏剧创作之路却是那么狭窄,那么功利?我们常常为“我应该写什么”而纠结苦恼,我们原本置身于“宝藏”和“富矿”之中啊,为什么常常视而不见,漠不无心,全无所动,只习惯于写一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抑或,有些创作者写到了这些题材,也下了功夫,却没有写出令人难忘的优秀作品,反而严重缺少含金量,这又是为什么?

我也这样追问自已:“一路一带”的政治构想也好,“开发西部,振兴西部“的政治诉求也好,只是国家的国策,是国家发展的战略之一部分。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应该怎样借此机会发现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思考我们当下艺术的发展?怎样打开我们的艺术视野,激活我们的创作思维,开辟和创造出全新的艺术世界?我们又该怎样从丰富的民族民间生活中,从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寻到宝藏,发现金矿,并以强有力的艺术开掘力、锻造力淬炼出“真金白银”,“祭出“我们这一代应该做出的无愧于自已的戏剧来?

戏剧艺术,从来都离不开生活的滋养,从来都离不开艺术家脚下土地的给予,中国戏剧存在许多问题,有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戏剧的小圈子小格局之中。那样我们会自闭在“笼子”里益发苦恼,益发感到无奈无助,益发感到很多问题近乎“无解”,也许,应该让我们的思想闯进大千世界中去,走到生活深处去,那时,我们就会发现许多戏剧圈子给予不了我们新所在新天地——打开心灵的窗子,让窗子外边蓬勃的生命涌进戏剧中来,鼓荡和洗涤有些疲软、有些苍白、有些贫血的戏剧。戏剧才会有新的生气和活力。

还有,戏剧从来都是戏剧人用心灵去建构的。假如我们的心灵出了问题,锈死了,干涸了,我们就会不断走入困境,不断被困扰被扭曲——被困扰被扭曲的心灵是写不出好作品的。也许,我们要做的许多事情之中有一件事更为重要,那就是用心灵接通我们的历史和现实,接通天与地、山川与河流,接通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让戏剧创作与生活真正“链接“起来,重新审视,重新发现,重新唤起,重新燃烧,那样,我们或许会写出很多更好的作品。

——面对西部,面对那片土地,那片天空,那些路,我时常有一种被燃烧被灼伤的感觉。

我去的地方还太少,了解的东西还不够多,那是一本横亘在天地之间的奇书,我才刚刚开始读它,我希望继续走进去,读下去,我也希望有一天能写出一些关于西部的新作。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