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中国社交网络市场群雄逐鹿

(2011-09-19 08:33:1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0746#utm_campaign=1D110215&utm_source=EmailNewsletter&utm_medium=referral

考虑到中国人对全球奢侈品牌和本土社交媒体的热爱,后者会利用前者展开营销,也就不足为奇。而令人惊讶之处在于谁做得最好。

研究电子广告业务的行业组织L2智库(L2 Thinktank)对100家国际品牌的“社交网络参与度”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排名。结果奥迪(Audi)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巴宝莉(Burberry)、宝马(BMW)和沃尔沃(Volvo)。事实上,前十名中有7个汽车品牌。

去年领先优势非常明显的化妆品品牌,今年的排名开始下滑。

奥迪的明智举措之一,是利用尽可能多的社交媒体途径——在6家不同的社交媒体网站上,都能找到该品牌的身影。

上周发布的另一份研究报告,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十分重要:社会化分享按钮提供商加网(Jiathis)收集的过去6个月数据显示,中国的社会化媒体和社交网站中没有明显的领军者。

被普遍视为中国领先微博的新浪微博(Sina Weibo),用户活跃度水平已停滞不前。而其主要竞争对手腾讯微博(Tencent Weibo)似乎正逐渐赶上。以“分享”量与点击率衡量,腾讯旗下的社交网站QQ空间(Qzone)发展势头也很迅猛。人人网和开心网——类似Facebook的两家中国网站——在用户活跃度方面不分伯仲,但均远远落后于微博。

正是这个充满活力、但又混乱无序的市场,对一些全球品牌提出了挑战。L2的调查显示,一些品牌之所以在中国社交网络参与度中的排名会出现下滑,就是因为它们在电子世界中的服务未能与时俱进。

L2突出强调的另一个问题是与搜索引擎的合作。尽管谷歌(Google)无疑是全球大多数互联网市场的首选搜索网站,但在中国占据了80%市场份额的百度(Baidu)却不容忽视。L2的研究显示,许多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排名占优的国际品牌,在百度上的表现乏善可陈。

因此结论是:在中国,要做到无处不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