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隆寺,全名为法隆学问寺,又称为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从考证。
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建筑设计受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寺内有40多座建筑物,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类合计2300余件,其中保存着数百件7~8世纪的艺术精品。
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1950年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总本山。

在奈良县的法隆寺地区,有48座佛教建筑,它们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是木质建筑的杰作。其中的11座建筑修建于公元8世纪之前或公元8世纪期间,它们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这些建筑与佛教同期被传入日本。
推古天皇九年(601年),圣德太子在斑鸠地区建立斑鸠宫,在其附近建立了法隆寺。金堂“东间”内安置的铜造药师如来坐像(国宝)的光背铭记有如下记述:“用明天皇为祈祷自己病愈而起誓建立伽蓝,但是用明天皇不久之后去世,继承其遗志的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在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年)完成了佛像和寺院的建立”。但是,正史“日本书纪”上虽然载有其后的670年火灾的纪录,关于法隆寺创建却没有任何的记述。

相关博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