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白派评剧《海棠红》绽放天津海河剧院

标签:
海棠红海河剧院王冠丽白派评剧李瑞环改编 |
分类: 风土人情 |
新版《海棠红》情节跌宕起伏,一环紧扣一环,一步步揭示出旧时代黑暗现实。呼唤真情,颂扬人间大爱,传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正能量,是改编后的《海棠红》中心亮点。结尾处,海棠红终获母子团圆,这一结局深化了全剧的主题立意,颂扬了人性之美,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使观众于欣慰之中获得深刻道德启迪。
改编者在唱词、唱腔上几易其稿,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一个乐音,一段乐句,细细打磨,时刻贴合主人公的遭遇、心境、性格逻辑。如在新编的“寻子曲”唱段中,板式采用了“摇板”,唱词则摒弃了华丽典雅的文辞,代之以朴实无华的白话,凸显了海棠红在十年寻子路上几近疯癫、崩溃的心理状态,其“字字听来皆是血”的悲剧效果震撼人心,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改编后的《海棠红》为演员的艺术才华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在剧中出演海棠红一角的是天津市评剧白派剧团团长王冠丽,她在剧中充分发挥了娴雅大方的表演风格,成功塑造了一个命运多舛,忍辱负重,洁身自爱的女艺人形象。王冠丽偏重白玉霜“老白派”的艺术风格,以声腔抒发人物内心的复杂感情,剧中海棠红逃出帅府,疯疯癫癫寻找儿子的“慢板”唱段和在邱府献艺叙述自己不幸身世的长段“慢板反调”一波三折,催人泪下,“寻子曲”的演唱王冠丽更是眼含热泪,声声啼血,充分发挥出白派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剧中的堂会和认子两场还包含了“戏中戏”的成分,京韵大鼓《丑末寅初》、上世纪30年代流行歌曲、老白派名段《马寡妇开店》、《赵芸娘》等,唱来惟妙惟肖,让在场戏迷过足了戏瘾。
新版白派评剧《海棠红》剧照
新版白派评剧《海棠红》剧照
新版白派评剧《海棠红》剧照
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