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五——卞万年故居

(2011-06-05 23:36:51)
标签:

天津五大道

云南路

名医故居

心内科

卞万年

恩光医院

分类: 风土人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五——卞万年故居
云南路57号——卞万年旧居

建筑特色:

    该建筑东抵桂林路,南临马场道,西沿云南路,北临睦南道。建于1937年,据说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早期的作品。主体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属英格兰乡村别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889平方米。建筑小巧别致,风格独特。整幢楼坐东朝西,立面为3层人字形组合造型,顶部为人字形大坡瓦顶,层次分明,平面布局错落有致。室内为菲律宾木地板、木楼梯、三槽窗,门窗造型方、圆各异。内装修十分考究,设施完善。院落宽敞,遍植花草,景色优美,环境幽静。

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2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占北平的日军接管了协和医学院和附属医院。日本人把院中的英美籍人士送进了山东潍县乐道院集中营,在校任职的中国人相继被解职。部分医生来到天津,他们是:方先之、金显宅、范权、朱宪彝、苏起桢、张纪正、赵以成、林崧、施锡恩、柯应夔、林必锦、万福恩、杨济时、林景奎、卞学鉴、苏瑛、朱宗尧,另有原在天津的协和毕业生虞颂庭、俞霭峰、刘绍武、屈鸿翰等人。来到天津后,有的办起医院或诊所,也有个体行医的。

    1942年春,张纪正、方先之、柯应夔、邓家栋等医生发起创建天和医院,院址为当时马场道原西湖饭店(今天津市妇女保健所),同年 71日正式开业。卞万年、金显宅、方先之、施锡恩、林崧、林必锦、关颂凯、卞学鉴、曾昭德等医生接办了私立恩光医院,院址位于黄家花园(今成都道河北路口)。这些医生来到天津,使天津医疗水平大大提高。他们在天津行医、生活,有的置办了房产,在天津五大道结邻而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五——卞万年故居
卞万年生平:

    卞万年,男,著名内科、心脏病专家,为中国近代银行家卞白眉之四子,曾任天津恩光医院院长。

    卞万年早年就读于天津新学书院。1931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后,后留校任教,擅长内科、心脏科。1942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医院被迫关闭。率先来津的内科医生卞万年和外科医生方先之回北京,把极有实力的眼科医生林景奎、牙科医生关颂凯、小儿科医生王志宜、外科医生金显宅、耳鼻喉科医生林必锦、妇产科医生林崧、泌尿科医生施锡思、皮肤科医生卞学鉴等人召来,大家商量后,每人五千块钱,集资接办了陈善理的恩光医院。

    卞万年担任接办后恩光医院的首任院长,由于他领导有方,且这十位医生都是协和毕业的名医,各有专长,医术高超,使得这所原来名不见经传的私家医院声望日隆,门庭若市,慕名而来的病人很多,医院的经营蒸蒸日上。恩光医院旧址在河北路255号,位于河北路与成都道交口东南角。原建筑混合结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为552平方米,平面为倒“V”字形布局。正面入口处有4根高大的爱奥尼克柱,上托半圆形转角平台。顶层左为坡顶,右为平顶带女儿墙。原址后建为中国银行,现也已拆除(见下图)。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五——卞万年故居
    1946年左右,卞万年到香港投奔其父卞白眉(时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行长)。1948年左右,卞万年到美国旧金山,并为父母赴美做了准备。卞万年在美国初期的日子十分艰苦,既要颇费周折地考“行医执照”,又要操心购置房屋,每月都要接受父亲的“赞助费”。但是情况很快得到了扭转,1955年时,卞万年工作的医院就已经为他配备了汽车,而且他在自己的家中修建了游泳池。卞万年夫妇均好交际,常参加各种应酬和聚会,也常请朋友同事等来家里游泳,从卞白眉的一首《赋四儿后院泳池》,可见当时卞万年家的情形:“一树垂柳绿遮荫,青山隐隐日西斜。池清水满堪浮泳,坐看儿童舞浪花”。

相关博文: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一——朱宪彝故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二——丁懋英故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四——杜持礼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