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一——朱宪彝故居

(2011-05-22 22:43:16)
标签:

五大道

成都道

名医故居

内分泌

朱宪彝

天津医学院

60年校庆

分类: 风土人情

    每座城市都有她的象征。俗话说“北京四合院,天津小洋楼”,小洋楼便是天津的象征、特色和名片,而五大道则是这张名片上最显赫的部分。从地域上说,五大道是指天津市和平区的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南京路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其间共有成都道、重庆道、大理道、常德道、睦南道等纵横交错、长短不一的22条道路,总面积1.28平方千米。

    2010年天津五大道光荣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而令其获得这一殊荣的,是遍布在这一地域内的四百余幢具有异国风情的历史风貌建筑,和这些建筑曾经的主人,那些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足迹和故事的上百位历史名人。而在这些历史名人中,有一个德高医粹的名医群体是那么引人注目,他们或救死扶伤,或传道授业,为天津的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毛老师近期将连续刊发“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系列博文,介绍这些名医和他们故居,纪念这些天津医学界的先辈和大师,并以此系列博文献给即将到来的天津医科大学成立六十周年华诞!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一——朱宪彝故居
成都道100号——朱宪彝故居

建筑特色:

    是一所普通的三层连排里弄式楼房,1950年2月朱宪彝购自于联合银行,也就是“北四行”的房产。建于1934年,由中国工程司著名建筑设计师闫子亨设计。该住宅为三层砖木结构,偏东南朝向,机砖墙身,水泥屋顶,木质地板,三槽窗户,有暖气卫生设备,有前后小院。全楼有房屋16间,建筑面积254平方米,占地114平方米。房间虽不豪华,但布局紧凑合理,宽敞明亮,居住舒适。该故居被列为天津市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一——朱宪彝故居
朱宪彝生平:

    朱宪彝(1903-1984),男,字良初,天津人,我国临床内分泌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也是杰出的医学教育家,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学)的创建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医学院院长,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所长,河北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地方病领导小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碘缺乏病专家组组长,全国一至五届人大代表,天津市一至九届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委员,天津市科协一届副主席。

    朱宪彝1903年1月3日出生,1917年考入直隶官立一中(现天津市第三中学),1930年北平协和医学院医疗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世纪30年代以代谢性骨病的钙磷代谢系统的研究闻名于世,被国际上尊为“现代代谢性骨病知识之父”。

    1951年6月16日天津医学院成立,朱宪彝被正式任命为天津医学院院长。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1952年10月15日,天津医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成立大会。在朱宪彝的领导下,天津医学院逐步成为天津市医疗、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作为内科学教授,他先后发表论文56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

    1984年12月25日上午,朱宪彝逝世时仍在伏案工作。他生前留下遗嘱:“一是遗体献给医学院供病理解剖;二是一生珍藏的图书资料献给医学院,仅读书卡片就有10万多张;三是把一座私人住宅楼,贡献给医学院使用;四是2万元存款捐给医学院,作为奖学金,激励后人”。“这四条遗嘱,不仅是一笔物质财富,更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凝聚着朱宪彝教授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津医人在攀登医学高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天津医科大学现任校长郝希山院士如是说。

相关博文:

天津医科大学六十周年校庆公告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一——朱宪彝故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之二——丁懋英故居

天津五大道名医故居十四——杜持礼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