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江苏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点点滴滴(鉴于最近越来

(2010-10-14 23:07:28)
标签:

转载

分类: 推广选调
个人推荐:肖桂国的选调生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443716370

    30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后方去;40年代,到辽沈去,到平津去,到长江对岸去;50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60年代,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贫下中农当中去;70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些的地方去;80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可以拿到文凭的地方去;90年代,到美国去,到法加去,到一切不说中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代,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代,到党政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这是一个段子,没有细细的品味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貌似有很大一批人想进公务员行列,成为众多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中的一员。

一、选调生的含义

   想必想考选调生的同学都知道选调生定义是什么,有的时候定义归定义,但有一条还是值得肯定的,选调生还算是个光荣的群体。当然,也有一批人容易把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苏北计划等志愿者混在一起,这种情况不仅我们有些同学会模糊。在基层的一些干部群众也是会模糊。选调生和村官有着本质的区别,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咱是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制。待遇上也会比他们好一点,前途不敢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但二者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是都会到基层锻炼,我们选调生也需要到基层,这里的基层是指街道或者乡镇,大学生村官的基层是村啦,当然,也存在很普遍的大学生村官截留现象,在此不作讨论。

二、选调生的历史

   选调生从1983年开始,到1985年,这是第一阶段,属于计划分配和定向培养性质,这批人现在都基本上成长起来了,在各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就邳州来讲,现在的市委书记冯书记、组织部长蒋部长,都是这一阶段的代表。

   从1986年到1991年,这属于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基本上没有招录新的选调生,而是对第一阶段选拔的选调生进行安置、加强管理。从1992年开始,相关部门在对以往选调生进行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选调这一政策,于是开始逐步扩大规模,到目前为止,差不多选调了21批5000多名应届大学生,目前来看,这批人成长的很快,其中省部级1人、市厅级20人、县处级500多人、乡科级2000多人。

   但就邳州来讲,目前我们邳州一共有十名选调生。冯书记、蒋部长这属于老前辈。从2006年开始,选调生进入邳州,2006级一人,现任市委书记秘书,马上上任团市委副书记,2007级两个人,一个在发改委一个部门担任副科,主持工作,一个现任常务副市长秘书,马上上任政府办一个副主任。2008级两个人,现在均在政府办公室督查办,2009级没有。2010级一共有3个选调生,一个在开发区、一个在官湖镇、一个我,现在官湖镇的晓鹏哥被借调到徐州市委组织部了,剩下我们两个。根据前辈们的发展来看,选调生的奋斗还是很有动力的。

三、选调生的选拔

   选调生的选拔分为校内选拔和省里选拔两个环节,校内选拔因学校不同选拔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南审而言,我们的选拔差不多按照省里的选拔流程进行的,即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政审、体检。。南审的选拔包含了前四项。分别按照笔试50%,面试30%,工作经历和所获荣誉20%的比例来开展的。

  资格审查,好像是按照是否党员、是否主要学生干部、是否获得奖学金开始的,好多同学非常关注奖学金。这一点弄不明白,只要获得一次就可以了哇,像我只拿过一次三等,还是大一那时候不懂事只知道学习拿的。

   政审规模比较大,需要院系党委书记、班主任、班级班长或团支书和本人参加,省里派了四个人下到学校,几分钟的事情,也很快的。

  南审的选拔流程可以很自信的说是非常的公平公正的,笔试找的外校的专家出卷、阅卷、打分,直接出来结果,面试是全封闭的,评委由外校专家和我校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评委阵容比省里选拔要强大。

  和省里选拔一样,笔试占得比例都非常高,这一点希望同学们好好准备,去年,学校的笔试和公务员考试有点差别,基本上高中政治试卷,不知道今年怎么样。我们需要参加江苏省A类公务员考试,行测、公共基础、申论,事实证明,只要认真准备还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今年的选调生里面有人笔试考了200多分,国家公务员考试120分,这些都源于一个准备,一定要充分准备。

   面试很寻常,结构化面试,去年我们学校给的是两个题,一共五分钟,题目大概是到了基层你会遇到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打算怎么做?

四、选调生的待遇

   好像很多人都很关注待遇这个问题,基本的生活还是需要保障的。以前百度了很多找不到关于待遇的问题,其实,待遇这个问题很难说。随着地域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不有很大差距,即使同在徐州,我们的差距也很大。

  记得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大家互相比工资,那时候没有拿到具体的工资卡,不一定真实。据说扬州的选调生工资是大学生村官的三倍,基本上在4000左右,淮安的也不差,有3500,连云港也是这个水平。无锡、苏州就不用说了。说说我们徐州的吧。徐州这个问题很不好说,在街道的同志们,有的拿的工资是3070,我们最惨,1652元,刚刚接到电话好像还要扣除五险一金,估计能拿个1000块。基本的生存还是够得,

  今年的选调生其他的地方不敢说,就徐州来讲,分配的地方还都是很不错的,也基本上都在城区,我们一共25个人,17个人在徐州市区的街道办事处,八个人在县区,总体来说很不错。

五、选调生的成长

   在基层是个很能锻炼人的经历,多数的情况下大家对“省派大学生”这个身份还是很赏识的,加上我们的前辈都很努力,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认清自己、努力工作、积极的为选调生这个队伍增光添彩。

  在选调生上任之前会集中到省委党校接受培训,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在基层很多的时候你认识世界的、认识社会的观点会发生很多改变,是让自己成熟起来的好机会。

  当然,对于选调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的这些看法也不一定正确,希望同学们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多了解其他人的一些意见。

   也希望我的选调生朋友们积极跟帖,为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了解选调生、成为选调生、为我们选调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出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