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案例一
据媒体报料
同时最近: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和峰瑞资本最近展开了一次对谈,章燎原谈到的不少观点都可以解释三只松鼠取得的成绩。以下是三只松鼠的创始人章燎原的对话整理。
品牌 IP 化
现在的市场,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品牌 IP 化大于一切。品牌 IP 化是什么?就是让 IP 承载一切流量、渠道、产品、品牌、管理。衡量一个 IP 成功与否很简单,只需要看它是否能自带流量,让一个IP就是一个渠道。
三只松鼠将来会成为一个自有品牌,自有IP,全品类、全零售、全体验的企业。
三只松鼠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娱乐化的品牌。在成熟的商业模式、产品体系、管理体系下,花了很多时间做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的情感外延,以及加固产品基础。
过去四年,我们先成为一个品牌。现在要做的是把品牌变成一个 IP。当 IP 足够强大的时候,我可以通过授权做一些跨界品类。当我拥有足够多的跨界品类后,我就能构建一个更全品类服务的零售店。当我有更多的零售和更多的消费者群体的时候,我能构建更加娱乐的体验,包括投食店、未来我们的动漫电影、未来主题式工业旅游,甚至是 “松鼠小镇” 这种特色旅游。
你会发现:三只松鼠过去成功的地方,是产业加文化。只是现在我们将两者进一步结合时,变成了产业 IP 化,品牌 IP 化。然后进入一个未来两大核心的布局,大娱乐和大健康。
迪斯尼的另一个启示,是它健全的 IP 变现体系:投了一部电影,把票房给赚回来了,还把授权金也收回来了,搞到乐园里面还能玩几十年,这个买卖太好了。
我希望三只松鼠未来的发展可以有一些迪斯尼的痕迹。但和迪斯尼最大的不同点是,它是文化品牌,然后通过授权、乐园去变现。而我的商业变现能力其实比它更强。为什么?我先是一个商业品牌,然后我把商业品牌 IP 化,投资动漫和电影,然后再推出我商业的产品。这样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会更强。贴着米奇卖饼干,和贴着三只松鼠卖饼干,我有信心比他们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天生就是做这个的。
植入营销
相比快消品巨头连押二十部都很难中的现象,为什么三只松鼠可以接连押中数部当红电视剧,为三只松鼠带来许多新用户?
影视剧的导演、演员阵容,对于我们来说是第二项指标。我们最关注这个剧是否有话题性。如果没有话题性,哪怕收视率第一,你的植入都不一定成功。因为你一旦植入产品并露出一次,消费者看到叫广告。如果露出一次,消费者愿意把它作为话题,那不叫广告,那叫热爱。从《欢乐颂》到《W 两个世界》,都是看中背后的话题性。
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这个品类很容易吸引别人关注。很多被植入的快消品很难打动观众,因为它不能和剧情、演员发生关联效应,消费者认为它还是广告。
但你看我们的品牌名字就带有话题性。“三只老鼠?三只松鼠!” 很自然地可以嵌入台词中。而且我们不仅植入核心产品,还有抱枕这类 IP 周边,有快递员送货的情节。但海飞丝还是海飞丝,很难玩出花来。
最好的营销是看不出营销的痕迹。即便是在实体店,我都希望弱化销售功能。我们不要求营业员正向地向消费者卖产品,我们希望线上线下的销售者和用户聊天,培养感情。如果营销行为带来的结果只是一个广告,而非 IP 的强化,那我们宁愿不做。
1 炒作,我个人认为就算有,这也是最肤浅的看法,甚至也是三只松鼠官方希望媒体都是这样的看法
2 加强员工素质管理 这层含义不管是从砸店的本身,或企业发展的需要也都是必须强调的
3 杀鸡儆猴 从店的装修质量来警告所有采购部门的员工
4 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担忧
为啥担忧?答案应该是:双平台营销中最重要的第一环------营销基石的逐渐缺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