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大同古城

标签:
旅游 |
分类: 走南闯北 |
大同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且有大量历史遗迹保留至今。漫步古城,寻觅变迁,遥想北魏都城的盛世繁华,体验历史文化的演变进化,犹如穿越于古今之中。




大雄宝殿乃善化寺之最大殿宇。

善化寺的大雄宝殿非常大,前面可以看见月台,左右分别有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尊佛像,除此之外,殿内东西两侧砖台上还有二十四诸天塑像,性格鲜明,色彩丰富,人物众多,神态各异。


大雄宝殿内有明代五方佛,中间三尊木雕为宣德年间作品,边上两尊泥塑完成于景泰年间。殿内四壁上绘有巨幅壁画,为清光绪年间民间画工所在明代壁画的基础上重绘,内容极为丰富。




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

殿内供奉华严三圣。


华严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壁藏和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精品。

普光明殿内环壁一周的是精美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在此看到不远处的一座教堂,大同古城可谓中西合璧,文化、宗教的兼容并蓄。

游山西读历史,这是华严寺里一间不大的书店。

大雄宝殿矗立在4米多高的月台上,大殿依辽代风俗,坐西面东,巍峨壮观。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

大雄宝殿称为四朝宝殿:辽代的基础,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四朝合一,在全国仅此一例。



华严宝塔是当代新建的一座木塔,仿古建筑能达到这样一个较高的水准也是值得观赏的。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








当地还有民谚曰:“稠粥莜面软黄糕,荞面圪坨搅拿糕。抿豆面,擀豆面,黍子糕,高粱糕,初一十五把馍馍蒸,娶儿聘女把油糕包。”

烧卖色,香,味俱全,绝不逊色于北京前门大街的都一处。


大同花园大酒店的自助早餐丰富且具有特色,特别是现场制作的羊杂汤,决定值得品尝。


这里的西点咖啡也很有品味。


大同的古城墙、善化寺、华严寺都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大同的历史更是值得一读。


现存大同城墙为明代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修建。


古时这里是边关重镇,在多次守疆卫国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大同古城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



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百分之七十遗存的古城墙包砖修复 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并对游客开放。


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其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

南城墙修复了瓮城、月城,还有关城和东西耳城。城墙上建有城楼、文昌阁、箭楼等古建筑楼阁10座,望楼12座,角楼1座。


大同城池布局精美、防守严密、固若金汤。不仅使大同成为古代军事中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四周角楼、西北角乾楼还构成了“大同八景”之一。




现存大同城墙为明代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修建。


古时这里是边关重镇,在多次守疆卫国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大同古城一直享有“巍然重镇”,“ 北方锁钥”之誉。


清顺治六年,大同城池遭受严重破坏。明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率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为泄私愤,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墙失去了往日的雄风。

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百分之七十遗存的古城墙包砖修复 大同古城墙得以再度修复,目前东城墙、南城墙已依明代大同城规制修复完毕,并对游客开放。


城设四门,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四门之上分别建有城楼,其月楼、箭楼、望楼、角楼间隔而立。四门之外建有瓮城、月城、护城河。

南城墙修复了瓮城、月城,还有关城和东西耳城。城墙上建有城楼、文昌阁、箭楼等古建筑楼阁10座,望楼12座,角楼1座。


大同城池布局精美、防守严密、固若金汤。不仅使大同成为古代军事中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四周角楼、西北角乾楼还构成了“大同八景”之一。


传统的棋盘式里坊格局,是大同古城显著的城市风格和特色,“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形象地反映出大同城方正的街巷棋盘格局。
大同古城内的文物古迹数量众多,现已对外开放的景区包括:古城墙、华严寺、善化寺、关帝庙、府文庙、帝君庙、清真大寺、法华寺、九龙壁、纯阳宫、中国雕塑博物馆、梁思成纪念馆等。

善化寺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布局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寺院建筑。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易名大普恩寺。




大雄宝殿乃善化寺之最大殿宇。

善化寺的大雄宝殿非常大,前面可以看见月台,左右分别有钟楼和鼓楼。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五尊佛像,除此之外,殿内东西两侧砖台上还有二十四诸天塑像,性格鲜明,色彩丰富,人物众多,神态各异。


大雄宝殿内有明代五方佛,中间三尊木雕为宣德年间作品,边上两尊泥塑完成于景泰年间。殿内四壁上绘有巨幅壁画,为清光绪年间民间画工所在明代壁画的基础上重绘,内容极为丰富。


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当时华严寺兼具辽国皇室宗庙性质,地位显赫,后毁于战争。在金天眷三年重建。


2008年,大同市启动名城复兴工程,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恢复了辽金时期大华严寺的鼎盛格局。

殿内供奉华严三圣。


华严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壁藏和藻井等都是我国辽代艺术的精品。

普光明殿内环壁一周的是精美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在此看到不远处的一座教堂,大同古城可谓中西合璧,文化、宗教的兼容并蓄。

游山西读历史,这是华严寺里一间不大的书店。

大雄宝殿矗立在4米多高的月台上,大殿依辽代风俗,坐西面东,巍峨壮观。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佛殿之一,(另一座是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大殿)。

大雄宝殿称为四朝宝殿:辽代的基础,金代的殿堂,明代的塑像,清代的壁画。四朝合一,在全国仅此一例。



华严宝塔是当代新建的一座木塔,仿古建筑能达到这样一个较高的水准也是值得观赏的。


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


塞外古城大同,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古城风貌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九大古都之一。
大同是一座很值得一游的城市,漫长的历史沧桑演变,使大同成为一座“福地宝城”。过去传说中的漆黑煤炭,黄沙漫天,这次没有看到。

不能不提的是大同更是一座舌尖上的大同:大同羊杂、刀削面、浑源凉粉、扒肉条、油炸糕。大同没有自己的菜系,却集各个菜系之大成,兼有南北风味。过去年代,四面八方的人来塞外大同支边,把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大同。






当地还有民谚曰:“稠粥莜面软黄糕,荞面圪坨搅拿糕。抿豆面,擀豆面,黍子糕,高粱糕,初一十五把馍馍蒸,娶儿聘女把油糕包。”

烧卖色,香,味俱全,绝不逊色于北京前门大街的都一处。


大同花园大酒店的自助早餐丰富且具有特色,特别是现场制作的羊杂汤,决定值得品尝。


这里的西点咖啡也很有品味。


大同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与塞外大同古城有相关相连之处吗?大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下次有机会再到大同来。
前一篇: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大同之夜
后一篇: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应县木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