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草木谷子旅游文化江西景德镇明清古建筑 |
分类: 旅游摄影 |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览馆是以异地保护明清古建筑为依托来立馆的(草木谷子摄)
博览馆内有“明闾”、“清园”等明清古建筑群12栋,4600平方米(草木谷子摄)
这里青山环抱,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明闾”、“清园”两组古建筑群布局有致,白墙青瓦,雕檐翘角,环绕翠竹古松,清新宜人。气势雄伟的门楼,曲致清澈的明湖,小巧玲珑的兀然亭、环翠亭,错落其间,别有情趣。
“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八栋建筑。其中闾门在我国明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罕见的,它与安徽歙县溪南明路亭同属明代建筑中精致的建筑小品。
此处夏田闾门更为精美。明代晚期的店铺为三开间,明间稍大,两次间为柜台,建筑简朴实用。汪氏五股祠堂为三开间,由照壁、享堂、后寝组成。其他五栋民宅的典型平面是围绕天井布置上下堂、上下正房、东西厢房等。层高都在四五米,结构基本是穿斗式。山墙面多做成梯形的封火墙(俗称马头墙),雕刻纹饰各具特色,其中两进三层的苦菜公大宅在明建遗存中尤为罕见。
景德镇明清古建筑风光(草木谷子摄)
风火仙师庙里供奉的是风火仙师童宾。童宾是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的烧窑把桩师傅,在烧造御器大龙缸时悲壮献身,被后人奉为窑神。风火仙师庙的建筑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建筑分享堂及后寝两部分。享堂与后寝之间,两侧为走廊,上部架“船篷式”轩顶,中部为天井,下凿成深池,四周围以石制栏杆,含“取水”之意。后寝高于走廊和享堂三个踏步数,形成平台。后寝的次间,构成两间后正房,用于陈放祭祀用品,后寝明间,前为堂面,后为神主台,神主台进深一米,外置“三间三楼吊脚式”牌科门楼,作为神主台龛门。
“清园”有四栋不同类型的清代建筑。其中有构架精犷壮观,雕刻彩饰华丽堂皇的祠堂;有气势轩昂、用料考究的窑柴行老板大宅。它们是研究景德镇的经济、建筑、陶瓷发展史难得的实物资料。同时又可以一览古时景德镇民间建筑之风貌,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游览价值。
清代镇窑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窑房是穿逗式木构架建筑。窑炉位置约占窑房四分之一的面积,除去窑炉所占空间,其余约为两层结构。底层为装匣、开窑之用。二层柴楼主要用来贮备松柴。整座窑炉棚顶,与无梁殿内顶部相似,属砖砌成的拱形结构顶棚,高大的烟囱用单砖砌成,其砌筑技巧令人信服。
“清园”正中一栋是命名为“玉华堂”的祠堂。该祠堂由照壁、门厅、享堂、后寝组成,平面阔朗,空间高大,地面一色青石板,构架粗犷壮观,雕刻彩饰富丽堂皇。
祠堂后是成为“大夫第”的清代进士住宅,旁边配有一书厅和住宅相通,厅前设石栏水池,两旁是格扇厢廊。门外有小花园,形成一处闲静幽雅的小天地。祠堂右侧是一栋沧溪民宅,为小康人家住宅。其后是窑柴行老板的庞大住宅,共有三进,整个建筑立势轩昂,用料考究。
景德镇明清古建筑风光(草木谷子摄)
景德镇明清古建筑风光(草木谷子摄)
景德镇明清古建筑风光(草木谷子摄)
我们都生活在太阳刚好能照射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