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组图)

标签:
草木谷子原创旅游文化摄影四川成都武侯祠组图旅游 |
分类: 旅游摄影 |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成都武侯祠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西区和锦里三部分。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历经风雨,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早在唐代,武侯祠已经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唐朝大诗人杜甫诗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三义庙六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馆内文物荟萃,唐及后代关于诸葛亮和三国文化的碑刻50余通,清代以来的匾额、楹联70多块,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馆内收藏有钟、鼓、鼎古文物及字画数千件,三国文化的典籍数万册。
此外,武侯祠内还有“三国文化陈列”、“孔明苑”、“群贤堂”、 “结义楼”、 “香叶轩”、“桃园”等景点,环境优美,内容丰富。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网上照片)
一进武侯祠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
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步入武侯祠二门,一座气势雄伟、宽敞的刘备殿呈现眼前。正中有刘备贴金塑像,左侧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刘谌。为什么儿子刘禅在这里没有位置?据说,由于刘禅昏庸无能,不能守基业,他的像在宋、明两代几次被毁,后来就没有再塑。两侧偏殿,东有关羽父子和周仓塑像,西有张飞祖孙三代塑像。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出刘备殿,穿过挂有“武侯祠”匾额的过厅,便到了诸葛亮殿。殿内正中有诸葛亮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的贴金塑像,像前的三面铜鼓相传是诸葛亮带兵南征时制作,人称“诸葛鼓”。鼓上有精致的图案花纹,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往前为桃园三结义的“三义庙”以及刘备、张飞、关羽的塑像等。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往西可到刘备墓,史称“惠陵”。公元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四月病逝于永安宫;五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史称“惠陵”,惠陵距今1780多年,史书未有被盗的记载。惠陵陵寝建筑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陵墓等组成。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惠陵封土高 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现存砖墙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
据史书记载,陵中还葬有刘备先后死去的甘夫人、吴夫人两位皇后,是一座合葬墓。甘皇后,后主刘禅之母--甘夫人,先死,葬于南郡,追谥为皇思夫人,刘备称帝后,下诏将其迁葬于蜀。在迁葬途中,刘备病殂。诸葛亮为此奏请刘禅,认为应将甘夫人与刘备合葬惠陵,刘禅准奏,与刘备同时入葬惠陵。22年后,穆皇后也就是吴夫人逝世,也与刘备合葬惠陵。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草木谷子摄)
我们都生活在太阳刚好能照射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