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吻”与“中途岛”号航空母舰掠影(组图)

标签:
草木谷子原创二战圣地亚哥世纪之吻中途岛号航空母舰组图旅游 |
分类: 世界见闻 |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雕像“世纪之吻”(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在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有一座白色大理石雕像“世纪之吻”,雕像的东侧码头泊位上停靠着著名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世纪之吻”雕塑与“中途岛”号航母遥相呼应,诠释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拍摄的《时代广场胜利日之吻》
“世纪之吻”雕像有着一个非同寻常的著名出处,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纽约时代广场上的“胜利日之吻”。 1945年8月15日(美国时间14日),当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到纽约,时代广场上一名美国水兵情不自禁抱住身边一名素不相识的女护士,热烈亲吻。当时在场的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及时拍摄下了这一精彩画面,这就是《时代广场胜利日之吻》。由于极其经典传神地诠释了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狂喜心情,这张照片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摄影界的经典作品,摄影师也因此获得了当年的新闻摄影大奖。照片中水兵对女护士的深情一吻被誉为“世纪之吻”。“胜利日之吻”的摄影师、德裔美国人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于1995年去世。
圣地亚哥中心码头上的雕像真实地还原了照片,形象逼真,非常感人。游客们纷纷在雕塑下留影,一些情侣或夫妻还模仿着年轻水兵和姑娘的造型,演绎着现代版的“世纪之吻”。
“世纪之吻”的女主角叫伊迪丝·库伦·谢恩于1979年也就是在30多年后现身。伊迪丝说,她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立即认出了自己,不过那时她还是一名27岁的年轻姑娘,一时觉得很尴尬,所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后来,伊迪丝到了加利福尼亚,结了两次婚,生了三个孩子。她还辞去了护士的工作,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这一干就是30年。直到1979年,她才写信告诉艾森施泰德说,她就是照片中的女护士。艾森施泰德看完来信后非常激动,立即飞往加利福尼亚,证实伊迪丝确实就是照片上的女主角。伊迪丝·沙恩在2010年辞世,享年91岁。[
麦克达菲右手拿着自己当水兵时的照片,左手拿着《胜利日之吻》
有趣的是,《时代广场胜利日之吻》照片中的主人公始终是个谜,一些人冒认自己就是当年照片中的年轻水手。60多年后,经美国一名资深法医吉布森鉴定,确认照片中的男子就是现年80岁的格伦·麦克达菲。因为他已经通过了多次测谎器测试和其他科学测试!麦克达菲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曾有过3任妻子,并育有3个孩子。他当过半职业棒球手和建筑工人,还曾在美国邮政管理局工作。现在,麦克达菲已患肺癌,他想在去世前让全世界知道,现在,他的愿意终于得以实现了。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雕像“世纪之吻”(草木谷子摄)
麦克达菲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当时他年仅18岁,正在纽约换乘火车前去看望女友。这时他突然得知日本宣布投降和战争结束的消息。他回忆道:“我当时欣喜若狂,直冲到大街上。这时,我看到那名护士,她面带微笑,向我呼喊。我径直走到她身边,亲吻了她。”麦克达菲解释说,他当时冲动之下亲吻那名护士,是由于意识到战争结束后,哥哥将从日本一处集中营获释。“我和那名护士一句话也没说,之后我就离开广场去看望女友了。”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停泊在码头岸边,硕大无比,很是壮观,很多游人上上下下参观。我们因为时间紧,只是远观,没有上船。据介绍,“中途岛”号开始建造于1943年10月27日,1945年3月20日下水,1945年9月10日开始服役,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舰,为纪念中途岛海战而命名。本來是为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建造,但在建造完成后,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結束了。“中途岛”号后来参加了韩战、越战及海湾战争等战役。舰载飞机75架,曾经3次赴越南作战,作战飞机起飞12000多架次。在海湾战争中,它的飞机共起飞3000多架次。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听同行朋友介绍,现在供展的航空母舰上的先进设备都已拆除,基本上是个空壳,登舰后可依次参观机库,飞行甲板和舰岛。机库内展出若干飞机导弹实物,另外有发动机维修展示等等。飞行甲板上可见到各种舰载机,如F-14, A-6, E-2等等。
“中途岛”号曾部署在日本横须贺美国海军基地长达17年,在其47年的使用期间,共有20多万名美国海军官兵为其效。1992年4月,一生荣耀的“中途岛”号正式退役,停泊于西雅图附近,2004年初计划改建成浮动博物館,被拖到圣地亚哥海滨,经过清洗和整理之后,永久停泊在此成为圣地亚哥航空母舰博物馆,供游人参观游览。
军中将斯帕格(Clifton Sprague)的半身铜像
中途岛号的侧面有座海军中将斯帕格(Clifton Sprague)的半身铜像。他原来是个海军航空队的飞行员,二战时成为一支分舰队的司令官,1944年在菲律宾萨马岛(Samar Island)海战中,率13艘舰只迎战优势的23艘日舰主力(其中有世界第一的大和号战列舰),重创敌舰而荣获十字勋章。战后是圣地亚哥基地第11和12航空队的司令,死后葬于诺马角的国家公墓,所以在这里纪念他。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庞大的航空母舰集空袭,防空,反舰,反潜以及对岸攻击的作战能力为一体,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是名副其实的
“海上霸王”。一个海洋国家有了强大的航母,就能拒敌于国门之外。美国在二战结束时已拥有近50艘航母,现仍有十几艘大型航母,分属五大海军舰队,驻防于世界各海域,具有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离开“中途岛”号时,我在想,中国的航母什么时候能够造好、扬威于世界呀!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圣地亚哥市中心码头上的“世纪之吻”和“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草木谷子摄)
我们都生活在太阳刚好你呢个照射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