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

(2010-05-18 14:29:32)
标签:

草木谷子

原创

中国

日本

历史

抗日战争

花岗起义

诉讼

耿淳

耿碩宇

杂谈

分类: 旅游摄影

    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

 

    一个月前,我从媒体上得知,今年4月17日,“花冈和平纪念馆”在日本秋田县大馆市开馆。“花冈和平纪念馆”是为纪念“花冈起义”中的死难劳工以及在花冈被奴役致死和付出艰辛劳动的众多中国劳工而建的。

 

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

    1945年6月30日晚,700名被掳中国劳工不堪忍受“鹿岛组”(今鹿岛建设公司)的残酷折磨,打死监工,逃往中山寮附近的狮子森山。一场远离中国本土的大暴动震惊了日本朝野,警方出动2万军警围捕枪杀。翌日,余生的中国劳工全部被俘,暴动惨遭镇压,共计418人命丧东瀛。

    时隔45年,日本政府终于正视发生于1945年的“花岗惨案”。用日方代表大馆市市长小畑元的话来说,就是“必须将这一史实告诉给下一代人”。他祈祷长眠于此的中国劳工安息,祝愿日中两国永远和平友好下去。

    看到这条消息,不由使我想起“花岗起义”英雄耿谆老人和他的儿子耿硕宇博士。

    今年89岁的传奇老人耿谆,当年作为中国军队的上尉连长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因伤被俘,后被掳至日本做劳工。在花岗目睹同胞们惨遭凌虐,耿谆率领中国劳工揭竿而起,举行了可歌可泣的“花岗起义”。后被日本法庭判处死刑,恰逢日本投降而得幸免。数十年后,他代表“花冈起义”中的死难劳工以及在花冈被奴役致死和付出艰辛劳动的众多中国劳工作为原告,开始了长达数年的“花岗诉讼”。

    耿硕宇是抗日英雄耿谆的第二个儿子。1991年,日本相关团体为了表示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忏悔和补偿,邀请耿硕宇东渡日本留学。前几日,我从网上偶然看到了一个网友写给耿硕宇的一首小诗。

 

    七律赠耿硕宇


    壮岁辞乡留日本,
    茫茫大海雾沉沉。
    痛申昔日国家恨,
    怒诉今朝民族音。
    深研陆游明大义,
    洞观异国见森林。
    与君相见自云晚,

    畅说风云析古今!

 

    我与耿硕宇在日本有一面之缘,那是几年前我去日本,工作之余,抽时间与同行朋友一起去大阪看望他。

此前,我得知,耿硕宇尽管是被日方邀请去日留学,但实际上到日本后生活非常艰难。耿硕宇1955年出生于河南襄县,从小务农,家境贫寒,过去从未离开过家乡,也不会日语。去日本留学,名义上说是被邀请,实际上,所有费用都要自己承担,甚至包括最开始从中国去日本的路费。这些,耿硕宇也是到日本后才知道的,他必须要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还清所有前面的费用欠款,还要承担自己后面的学费和生活费。不仅如此,耿硕宇开始时所谓的留学,就是给学校老师当“助手”,实际上是干活打下手,并不是真正上学。业余时间,耿硕宇还要拼命地辛苦劳作,做一些如制作鞋底一类的活儿来打工挣钱养活自己。由于生活上的拮据和精神上的紧张,在一段时间里,耿硕宇几乎精神崩溃。国内好心的朋友将耿硕宇接回国,调养了一段时间,病好后又回到了日本。

    我们去大阪看望他,同时给他带去了一些生活用品。由于人地生疏,我们雇了一辆出租车,开车的是一位年长但很热情的日本司机,帮助我们按照地址,终于找到了耿硕宇的家。那是在一个比较偏僻的居民区里临街面的一个仅仅8平米的很小的房子。我们很高兴的跑上去敲门,但耿硕宇不在家,只好扫兴而归。经联系,耿硕宇后来到我们的住处找到了我们。他告诉我们,已经开始在努力慢慢适应在日本的生活,这使我们非常欣慰,鼓励他一定要努力奋斗,学有所成。

    后来了解到,耿硕宇先于甲南大学综合研究所做客员研究员。1998年,在桃山学院大学学习国际文化学硕士课程,专攻中国古典文学•日本汉文学,2000年文学硕士毕业,出版有专著《关于陆游和陆诗的研究》。2002年在甲南大学学习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专攻社会科学•应用社会学。2003年后,在甲南大学做教授助手,2007年被授予博士学位,2008年回国。旅日17年间,他还从事了中•日文化交流及日本侵华历史及战后遗留问题研究,发表了《花冈事件与战后日本》、《中国亲族称呼与观念》等多篇学会论文和日本电视特播节目《风之怒吼》作品。对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有深厚兴趣,有记录录像带200盘,搜集到1900-1940年日本侵华军用地图河南省图200幅。在“花岗诉讼”中,特别是在别有用心的某些日本人制造“和解”阴谋的对峙中,耿硕宇公开表态,大声疾呼:“揭露‘和解’骗局!继续向鹿岛讨回人间公道!不获公平,永远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条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東京記者站站長孫建和、記者莊志霞在日本出版了散文集《創業物語—在日中國人自述》,書中自述的三十多位成功人士,雖然是在日華人中極小的一部分,但他們的的奮鬥經歷與心路歷程之多姿多彩,卻極具代表性。

    作者特别提到,因為從事陸游研究而在日本獲得碩士學位的河南農民耿碩宇,是「花岡事件」暴動指導者與受害者的兒子,在日本歷盡艱辛取得了學術成就,並多年與友好的日本朋友及在日華人一起,傾力追究日本的戰爭罪責,宣傳「花岡事件」的歷史真實,讓日本的普通百姓理解,為了兩國人民的友好,為兩國子孫後代永不再戰,必須揭露並清算日本軍國主義者的戰爭罪行。他的故事,讓讀者震撼於他那種中國人的自尊以及對日本人民友好的真誠。清除歷史的荊棘,為的是更好地耕耘兩國人民的友誼園地。

    看到这条消息后,我久久地沉浸在对历史与友人的回忆和感慨中,所以写下这篇文章以作纪念。

 

 

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我与“花岗起义”英雄耿谆之子耿硕宇在日本的一面之缘我们都生活在太阳刚好能照射到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