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3-3
(2022-11-11 00:13:43)
标签:
《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生活在自在和豁达的心竞争与机会活着总能够慢慢长大 |
分类: 师生悦读 |
P91《生活在自在和豁达的心境中》
当做一个跟大家一样有欢乐、有悲伤、有缺陷、有绝望,并且想办法改正自己缺点的一个人。我也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隐私,有自己的孤独。
P93《生活在自在和豁达的心境中》---《竞争与机会》
良性的竞争就是在把自己举起来的同时,把你周围的人一起举起来;而恶性的竞争则是在把别人摁下去的同时,自己也跟着一起倒下去。
任何人只要进入这个世界就要参与部分。鲁迅说过,有些人希望这个世界只剩下三个人,就是自己、一个女人、一个卖大饼的,这样他就可以永远跟那个女人在一起,并且有卖大饼的帮他做饭吃。这个世界上有60多亿人口,中国有14亿,只要你出生,就势必参与到14亿人的竞争中。任何人想得到好东西都要追求,你想要得到的成功必定也是别人想要得到的成功。你得到这些东西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你必须参与竞争。良性的竞争就是在把自己举起来的同时,把你周围的人一起举起来;而恶性的竞争则是在把别人摁下去的同时,自己也跟着一起倒下去。
竞争是利用资源能力的体现。
一个人做事情做到最高境界就是你在任何位置上别人都离不开你。
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领域取得成功,你就要拥有在这个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对一个没有天生优势,需要靠后天努力的人来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就是用共享资源去换取稀缺资源的过程,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你的勤奋或者高标准会逐渐变成你的一种生存资本,一种极容易被周围的人所认可的资本,这是你比别人获得更多幸福的保证。
当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你不努力学习;当别人努力工作的时候,你不努力工作,那你就是名副其实地毁掉自己。你要做的是当别人努力学习的时候,你要更加努力学习,当别人不努力学习的时候,你一个人也要努力学习。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就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我对命运是有敬畏之情的,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屈服于命运,我知道命运当中任何好的结果一定是通过努力获得的。
今年就有20%至30%的大学生毕业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什么地方去工作。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现在已经毕业再三个月了,却还是没有找到工作。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大学教育并不是一种就业教育,学生们在大学学习的东西和现实社会需要的东西脱节,导致大量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第二,中国大量的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也就是所谓的敬业精神。由于没有好的工作习惯,这样的人到了一个单位以后,总会暴露出很多缺点,工作不认真,做事丢三落四,不会人际交往等等。
由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很不一增,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以后就很容易被社会所排斥。所以,一般来说,一个中国学生毕业后要在社会上经历三到五年才知道自己到底怎样才能适应社会。
前面有目标可以紧盯,后面有追兵提供动力。我们知道前面有可以追赶的对象,有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而后面还有优秀的人在追赶自己,因此,为了保持自己的优秀状态,我们不得不跑,这种感觉是最好的。只要努力跑,你就不会落到最后一名。我说过得第一名是偶然的,但是你成为优秀人物之一是必然的。
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平民化的社会,没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所以大家都有机会从零做起。肯尼迪家族到今天依然是美国望族,刘邦一开始只是个小痞子,隋文帝只是一个军人,唐太宗也只是个军人,朱元璋是个小和尚……他们最后都成就了大业。中国是一个极其平民化的社会,是个英语不问出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