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讨论-音变

(2022-05-13 00:56:08)
标签:

《现代汉语》

基本原则

音位归纳

浙江大学

2.7音变视频-2.7音变

分类: 学习体会

讨论-音变

有人认为“轻声”与“儿化”现象是北京话里特有的,学习普通话不一定学习这些音变,你觉得这种说法对吗?

1轻声与儿化现象不是北京话里特有的现象,东北人、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河南人,讲话都有儿化音和轻声特点。而恰恰是因为北京是移民城市,这些外地人住进北京很多,几百年前就进北京当了北京人,所以他们将这些儿化音和轻声带进了北京,导致所谓的北京话与普通话不同的现象。普通话的定义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官方的定义很明确,普通话其实就是标准的北京话,而那些外地人非说那口不标准的北京话是北京话,这样是非不分,我们也没办法的。学西普通话也要学习音变。

2儿化在官话区普遍存在(非官话区暂不了解)。比如四川话,儿化只剩下四种,但儿化的应用比北京话要广泛。再比如山东话,尚保留着「花儿」与「欢儿」这种北京话里已经不存在的对立。所以说儿化是北京话里的特有现象未免过于片面。至于说学普通话时要不要学轻声与儿化,我的观点是要,但不必强制。《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轻声与儿化是有标注的,而且汉语拼音方案也有对轻声与儿化专门设置的表示方法,说明轻声与儿化在普通话中是有官方地位的。此外,轻声与儿化也有一定辨义功能,例子网上很多,不必再举。而且央视主持人说话也存在轻声与儿化。这可以说明,标准普通话中是应当存在轻声与儿化的。但是我觉得也不用强制去学,毕竟nl不分、平翘不分也是不影响交流的,除非自己有强迫症,非要学一嘴标准普通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后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