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心理学

(2022-04-11 00:54:06)
标签:

教育心理学

授课目标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

分类: 心理专栏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79)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提高学生解决教育心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及其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学科分支,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原理基础和理论概括,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另外,《教育心理学》也指导着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进行,具备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一门理论与应用兼修的专业课程,《教育心理学》长期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跨专业基础课,是心理学、学校教育、教育管理、电化教育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各级师资培训的必修科目,在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程是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充分把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理论,形成结构良好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知识模块;指导学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教育心理现象的理解、分析批判能力和对教育心理学问题开展研究的能力。因而,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必须注重理论原理探讨与实践活动探索的相互结合,为今后的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学生能够运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学生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授课目标

1. 知识传承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把握当前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2. 学生素养

培养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思维,使其具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心理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 能力培养

指导学生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课程与内容的设计,熟练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教育与教学技能。

课程大纲

01教育心理学概论

1.1教育心理学概述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设计

1.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1.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

1.5 教育与个体发展

02联结派学习理论

2.1学习概述

2.2联结派学习理论概述

2.3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2.4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2.5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一)

2.6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二)

2.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

2.8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二)

03认知派学习理论

3.1认知派学习理论概述

3.2格式塔的完形学习理论

3.3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3.4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一)

3.5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二)

3.6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三)

3.7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一)

3.8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二)

3.9奥苏贝尔“接受—同化”学习理论(三)

04知识的学习与教学

4.1传统的知识分类:概念学习

4.2传统的知识分类:原理与问题解决学习

4.3现代认知派的知识分类与学习

05学习策略与创造力培养

5.1学习策略概述

5.2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一)

5.3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二)

5.4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三)

5.5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5.6资源管理策略及其培养

5.7创造力概述

5.8创造力的测量与评定

5.9创造力的培养

06学习的迁移

6.1学习迁移概述

6.2学习迁移的理论

6.3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07学习动机

7.1学习动机概述(一)

7.2学习动机概述(二)

08自我概念与学习

8.1自我概念与学生自我概念

8.2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

参考资料

本课程主要采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莫雷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该教材是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也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反映了本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与新成果,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一定的应用操作性。

由于本学科的研究发展迅速,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本课程采用了中英文双语教学,因此本课程的教材还采用了美国Anita Woolfolks主编的《Educational Psychology》(第十版)及其中译本(何先友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该教材被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等近2000所高校采用,是一部经典、权威的教育心理学教材,在同类教材中版次最高,堪称第一品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