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影响力:社会心理学
(2022-03-21 00:36:57)
标签:
社会心理学授课目标课程大纲参考资料华中师范大学 |
分类: 心理专栏 |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8)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社会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既是“影响者”也是“受影响者”。是什么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呢?本门课程从社会思维、社会影响、社会关系角度出发来探讨社会影响的力量。——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有关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变化发展之原理和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利用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及测量技术等间接的方法观察了解人的社会行为,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或热点社会现象的理解。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获得和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阐释问题的思考能力,提高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
(2)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理解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理论思辨思路和应用能力;
(3)学生在熟练掌握有关社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4)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该课程是研究社会中人们行为背后的社会心理过程及其规律性,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们心理健康。
课程大纲
第一讲
1.1
1.2
1.3
第一讲单元测试
第二讲
2.1
2.2
第二讲单元测试
第一周单元作业
第三讲 人们如何理解他人?——社会知觉
3.1
3.2
3.3
第三讲单元测试
第四讲
4.1
4.2
第二周单元作业
第四讲
4.3
4.4
4.5
第四讲单元测试
第五讲
5.1
5.2
5.3
5.4
第五讲单元测试
第六讲
6.1 说服的路径
6.2 说服的要素
第六讲单元测试
第七讲
7.1 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
7.2 社会懈怠
7.3 去个性化
第七讲单元测试
第四周单元作业
第七讲 社会影响(2)
7.4 群体极化
7.5 群体思维
7.6
第八讲 从众
8.1 什么是从众
8.2 从众的经典实验
8.3 从众的原因
8.4 预测从众的因素
8.5
第八讲单元测试
第九讲
9.1
9.2
9.3
第九讲单元测试
第十讲
10.1
10.2
第六周单元作业
第十讲 人们为什么喜欢一些人?——人际吸引与亲密关系(2)
10.3
10.4
第十讲单元测试
第十一讲
11.1
11.2
11.3
第七周单元作业
第十一讲 人们为什么助人?—— 亲社会行为(2)
11.4
第十二讲
12.1 什么是侵犯
12.2 神经生化因素与侵犯
12.3 社会情境与侵犯
12.4 如何减少侵犯行为
第十二讲单元测试
预备知识
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马克·伊尔斯,《从众效应:如何影响大众行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2.
3.(美)阿伦森,(美)威尔逊,(美)埃克特著,侯玉波,朱颖等译,《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4.菲利普·津巴多,迈克尔·利佩 著,邓羽,肖莉,唐小艳 译,《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年。
5.罗伯特·西奥迪尼,《说服》,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
6.(美)尼拉 R.布兰斯科姆,罗伯特 A.巴隆,《社会心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
7.(美)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11版)》,中国工信出版社,2016年。
8.(美)埃略特.阿伦森 提摩太.D.威尔逊 罗宾.M.埃克特著,候玉波等译,《社会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2年。
9.道格拉斯.肯里克、史蒂文.纽伯格、罗伯特.西奥迪尼等著,谢晓非等译,《西奥迪尼社会心理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年。
华中师范大学1 位授课老师程玲(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