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来学校》中解读教育“双减”政策
(2021-09-05 22:15:26)
标签:
《未来学校》学习中心弹性化时间能者为师“双减”政策 |
分类: 群组研讨 |
八月底,我认真研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未来学校》并结合卢锋教授推荐的CCtalk(半书房)经典书目导读对《未来学校》进行了深入学习。当“双减”政策一出,大家一片哗然之际,我想到的就是这本书——《未来学校》,如一道闪电,让我看到了朱永新博士对未来学校以及未来教育的一个映射,它正在慢慢地打开我们教育的一扇窗。现结合自己从《未来学校》这本书中的所思、所读、所悟,给大家解读一下教育“双减”政策。
一、什么是未来的学校?
二、什么是双减政策?
所谓双减,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二是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其中,以“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为主要抓手,在全国进行“双减”政策推广。我觉得,这正在对“未来学校”的轮廓描绘。
三、未来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朱永新博士介绍,未来的学习中心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体的组成部分有:学校、培训机构、社区教育(去年暑假,武汉的学生就是在社区里进行学习的)、大众教育资源(如: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中国大中型城市正在“三馆合力”,承担着公众教育的功能)等,它们共同营造着一个教育发展的时代。因而,我认为,在这种各方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双减”政策就此产生了!可能“双减”政策不是一项最好的政策方针,但它是我们教育发展时代的一个必然产物。这一点,与朱博士在《未来学校》中的预测如出一辙。
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一个学习综合体,有多元化的服务平台共同兴办教育、参予教育改革。在“双减”政策推行的过程中,校外培训机构会逐步融汇于校内课后服务市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学校既没有课外服务的专业师资,又没有课后服务中的专业课程,远比不上校外培训机构在这方面的成熟度和专业发展水平。因而,学校校内课后服务的推行势必会与校外培训机构共同携手,促进教育未来的发展。
2、混合式学习方式
朱永新博士预言: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固定的教室,每个房间都要预约。在未来,我们将采取网络线上学习与实体的学习中心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这涉及到上一位发言的老师所提及的话题——人工智能时代。在未来,无论是城市的教师,还是农村的教师,都无可避免要去面对和接受教育的信息化。
随着北京十一中学“走班制”的试行,我们也会逐步普及“网络走班”的学习模式。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个体,都会有一张私人定制的课程表。课程表的设计会体现出明显的个性化,它从传统的短板(即:补短)教育方式走向扬长的教育方式。
另外,未来的学习中心会打破传统的班级制,它会是跨班级的、跨年级的、跨学校的、跨社区的……甚至跨国界。2012年“MOOC课(慕课)”年的开启,将网络课程不断走向深度和广度。2018年读研期间,我就开始了MOOC课学习。通过课程的选修,我发现:MOOC课的资源开发越来越丰富多彩,并且学习功能不断完善。“没有围墙的大学”(慕课的宣传口号)正在向中学教育、小学教育进军,以“滚雪球”之势不断组合学习共同体。
3、弹性化时间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未来学校》都是一致的:它们都尝试推进教育的个性化与弹性化。在教育“双减”政策中,老师们就很关注“教师弹性化的坐班时间”能否落实到位?正如前面侯立元老师建议:不管“教师弹性化的坐班时间”能否落实到位,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任何人的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也不例外。任何时候,我们不妨统筹规划工作与生活时间,做时间管理的主人!
另外,“双减”政策中也提到“要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也有不同学段的限制。朱永新博士提出的未来学习中心是全天候天放的,没有周末、寒暑假,也没有上学、放学时间。这样,既可以避免上学高峰期而产生的交通堵塞,也可以避免学生家校往返途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更不会发生,学生因出生月份不足、小学一年级无法入学的现象。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学制,学生可以8岁入学,也可以12岁入学。与我们传统的学期制不一样,更像大学里自由而轻松的学习时段。因而,我相信会出现10岁的孩子跟70岁的老人在同一课堂上课的场景。
4、移动且普及的学习氛围
何秀招老师运用的“云平台”是国家开发的一个网络在线学习平台,我们这个地区也曾使用过。后来,“云平台”的电脑与手机操作不能同步、学科资源不平衡、学习软件分散化、终端接收不顺畅等缺点,让老师们使用十分不方便。
在中国北上广深的教育资源发达地区,越来越多的学校已将整个学生课程搬到了网络上,学生只须下载一个APP就能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任务。学校不仅提供了网络学习资源,还提供了网络学习工具。我觉得,有点像研究生的自学:下载一个APP,利用一部手机或IPAD,就可以自由学习了!
只是,这也会产生部分班主任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学生玩手机,怎么办?我们的老师们正以超前的思想武装自己,逐步探索、正确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去实现在线的学习。
5、人机结合的教育
在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就没有什么作用了吗?当然不是。在工人智能的发展背景下,教师依然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那并不意味着,教师就能停滞不前。恰好相反,工人智能的演算能力、作业的布置与评价体系、课程网络评价系统等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用的。2020年新冠疫情之前,我们学校一直都采用教师人工阅卷、纸质试卷、校内同学科交叉阅卷;后来,学科组教师利用“微信小管家”小程序进行网络制卷、系统阅卷、师生交叉审核;复学后,我校教务处在教育局的联动下,全市进行统一纸质试卷、网络评卷、跨校批阅、师师双评+局组仲裁、家长和学生复核……人机结合的教育方式,逐步渗透里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在任何时代,我们教师都必须弄清楚自身的不可替代性到底在哪里?
朱永新博士提出,“能者为师”!在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陪伴者。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将“双减”政策正确而准确地传达给学生和家长。正如李庆忠老师提醒我们:应防止焦虑,与学生一起成长!未来教师的重要特点就是,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更有获得感。无论“双减”政策如何落实,无论未来教育的发展走向何方,我们教师焦虑的心平静下来了,传递给学生和家长的就一定是“风平浪静”,或者迎面而来的“风轻云淡”。
6、教师自创课程
朱永新博士提醒:在未来的学习中心,没有统一的教材。我认为,这有点像美国的教育。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国家提倡“三级教材”,并大力鼓励开发校本教材的原因吧。随着教育政策的不断推行,我们意识到:对教师的要求也在无形中越来越高。“双减”政策也提醒着我们,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能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教会学生什么?“能者为师”的时代让我想起一句话:“语文,李镇西老师,就活成了语文!”未来的学习中心,以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或者每一个卓越课程为中心,组成一个个学习共同体。
“双减”政策一出,我们初中英语组内就有年轻老师向我咨询:学生作业“减少”、学习时间“缩短”,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呢?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三年前,我们英语学科组的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已经将初中三年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微课、小视频、图片、听力材料等进行了电子资源的汇编、整合、保存。今年,我教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也被驻校领导和老教师提问:七年级英语,怎么搞?是先教单词,还是先教音标?字母应该教?……想起李庆忠老师的建议:教育,从好的师生关系开始。
我市属城乡结合部,我校位于市内热闹街区,在大家眼里属于“市重点中学”。每年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长期教授九年级毕业班的老教师就会“高看”他们,而忽略了学生的“零起点”。手把手教、一笔一画的板书……等这种我们教师觉得“很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儿,在学生面前仍然是很难的。所以,从26个字母教起,我们很多的老教师感到不适应。虽然有多媒体作为上课的辅助工具,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在黑板上画出“四线三格”,将教师的“基本功”进行展示。“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因此,教师将更加开放多元。
7、教育评价制度
“双减”政策一出,也有老师唏嘘:“高考的评价制度不改,什么政策都是白白浪费时间!”不得不承认,考试与评价问题,历来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然遭遇的共同难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未来的学习中心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做法——“学分制度”,发展独立于政策、招生机构之外的“第三方”考试与评价体系。
我想这种评价体系会以“教育输出口”,即:学生的就业为依据来进行评价。以“学校文凭39%+职业认证37%+同行认可24%”的模式,进行描述、诊断、咨询式的全面评估,这无疑吹灭了唯“清华”、“北大”型的名校追逐之风。另外,结合高校的学习年限,“学分银行”中的“学习券”将为大家的终身教育提供资助、奖励在职进修。
有的老师说,未来,太远了!朱永新博士却说,未来已来,不请来自;未来已来,行动起来!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侯立元老师叹言:开学三天,他很累!“双减”政策下,他们推行的是“5+5+2”,而我们推行的是“6+6+6”(即:早上6点起床,晚上6点回家,每周工作6天)。在好,我校全体教师团结合作,抱团取暖,携手开创“课后服务”。我校是去年(疫情期间)开始启动“校内课后服务”(或称“晚托”)项目和“午间课后服务”(或称“午托”)项目,老师们的在校时间远超8小时工时。加之,学生人数骤然增加,班容量从前年的45人每班增至今年75人每班,老师们的工作量也成倍增加。
那么,“双减”政策究竟何去何从?我们都在探索:学生个体的负担、教育资本的裹挟、课外活动的开发、教育生态的重建……正如《教育勇气》的作者帕克·帕尔默所言:一个社会的变革往往是5%觉醒的人才会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
https://m.cctalk.com/v/15806101883316?xh_preshareid=5f73c954-72b3-4252-9dc2-516aff9ac283&xh_fshareuid=31495143&sid=1580449188310425&xh_preshareuid=45e5e616-986c-8b06-1d19-7e9524a20c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