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章命题逻辑3

(2019-12-04 01:33:54)
标签:

第六章命题逻辑

逻辑学

西北大学

亚里士多德

重言蕴涵式

分类: 修身养性

第六章 命题逻辑 单元作业

12分)一天夜里,某商店被盗。经刑警反复侦查,掌握如下事实:

1)盗贼可能是A,也可能是B,不可能是别人。

2)如果A的证词可靠,则作案时间必在零点以前。

3)只有零点时商店灯光未灭,A的证词才不可靠。

4)如果B是盗贼,作案时间必在零点以后。

5)零点时商店灯光已灭,B此时尚未回家。

请问:AB两人之中究竟谁是盗贼?

回答:第一个事实其实是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在逻辑学上.它表述的是这样一个事实:盗贼有可能是A,也有可能是B,还有一种可能是AB都是盗贼.不可能是别人这句话是掩盖了一个真正可能的事实..不可能是AB之外的人,但并不表示,两个人不能同为盗贼.这是关键。警方做出这样的判断必然有他们的理由.这理由应该跟留在现场的某些关键证据有关。

推理过程如下:事实(2)推出,A证词可靠,则他的口供必然是零点以前不在现场.因为若他不是罪犯,那么犯罪事实发生时他就不应该在现场.而他的口供应该清楚的反映这一事实.若在现场,那么他要么就是罪犯本人,要么就是同案犯.至少也是知情不报.否则他没有道理不向警方报警,而警方也不会将之列入嫌疑人名单.所以既然假设他的证词可靠,那么犯罪事实发生就应该是在零点以前.也就是说零点以前商店灯灭了.而他不在现场.(注意:这可靠仅仅是假设)

       事实(3)很有趣:根据事实(2),只有在零点以前商店灯未灭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假如犯罪事实发生于零点以后,A的证词才是不可靠的.因为这跟他的证词矛盾了.他的证词是说零点以前不在现场.也就是意味着零点以后他有可能在,也有可能不在.但是不在的情况显然和本案无关.他更加无罪了..那么又有什么理由警方把他列入嫌疑人名单呢?所以根据这个道理反推:零点以后他当时在现场.而证词也是这样表述的.而只有零点以后在现场,才使得他跟本案发生了联系....也正因为,只有当零点时商店灯未灭(也就是零点前未灭),那么也即是假设犯罪事实发生于零点之后时,A的证词说自己零点以前不在现场,零点后在现场的话,才可能是不可靠的.这跟他的证词是矛盾的.(证词不代表就是事实真相,可靠也不意味着就是真相。但是要注意的是事实(3)的推论是建立在事实(2)的基础上的.)

      (这题我只能假设嫌疑人和犯罪事实之间的最基本联系就是有没有到过现场.个人物品信息遗留、现场附近人证、现场摄像监控等证据统统不能细化.只能作为笼统的一个在场证明考虑在内.否则这个题就太荒诞了)

      所以犯罪事实要么在零点前发生,灯光已灭,这时A未到过现场;要么在零点后发生,这时灯光也已灭,这时A在现场。

      事实(4)推论如下:照前理.既然警方将B列入嫌疑人名单,那么自然因为证据证明B也可能到过现场.既然事实揭示假设B是罪犯,那么作案时间必定在零点后.那么也就意味着,B在零点前未在现场出现过.

  事实(5)指出了一点,零点时商店灯已灭,那么也就意味着零点后灯也灭了..那么零点前灯灭了没有呢?不知道!。但是既然真正的事实是说,B零点后未回家,那么除了证据证明他到过现场,他还有作案的时间.而根据前面的推论,零点以后A也可能在现场.而根据所谓事实(1)的表述.显然作为同样到过现场的AB,他们俩作为犯罪嫌疑人的嫌疑同样没有洗脱.他们可能是共犯..案情依然有待进一步探明.

最后我要说,这种题目真不科学..既然是掌握了的事实,又怎么会简单粗暴的用"可能""如果"来描述呢?全部五个所谓的"事实"实质上只有第五条才是真正的事实..事实意味着确凿无疑,无需再假设推论的存在.而这题目显然不具备这样的"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第七章谓词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