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班级卫生工作
(2014-06-10 08:25:57)
标签:
班级中学生教室卫生班主任 |
分类: 课题研究 |
---课题组 第四小组成员 吴祖华
班级卫生是许多新班主任碰到的问题,这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说它不大是因为有些学生尽管卫生习惯不佳,学习成绩却很好,在重视学习分数的大环境下,卫生问题不是主要矛盾;说它不小,是因为班级卫生的确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有些班级卫生极差,脏得几乎像垃圾场一样,很难想象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心情舒畅地学习,班集体的凝聚力会很强。
班级卫生工作尽难做,但并非是不可为的。只要我们真正重视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是可以把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出色的。事实上,如果我们认真观察,总是会发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管理班级卫生工作方面是很有办法的。
一、教师以身作则
比如,有一位教师这样介绍他的经验:“学生刚入学时,班里乱七八糟,纸屑、脏物随地可见,但他们熟视无睹,我决定以自身为表率,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课间我走进教室,看见地上有纸屑,周围的学生却没注意到,我就会弯下腰,把纸屑捡起来,并与学生说话,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他们的注视下把纸屑扔到纸篓中。开始学生还无动于衷,但渐渐地学生们有了反应,到后来,他们看到我捡纸屑就会自觉地走到座位捡周围的纸屑,随手拣起地上的脏物渐渐成了他们的习惯。”教师身教的力量巨大,班主任要养成一进教室先关注班级卫生的好习惯,这样才能逐渐带动全班。
二、任用称职的班干部
有些学生热爱劳动,有精力、有能力,也非常愿意为集体服务。任用这样的学生做劳动委员或卫生委员,班主任的工作会轻松不少。这样的学生会把班级卫生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一旦发现值日生有疏漏的地方,他会亲自动手,把疏漏的地方打扫干净。反之,如果班干部不负责任,班级卫生工作的效率,自然就会大打折扣,班主任也会疲于应对。
三、责任到人,奖勤罚懒
比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块布,一个小桶来校,每个学生负责自己的座位,实行位前三包。这样老师既省力,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还有的教师搞卫生委员负责制,抓卫生不是抓全班,而是只抓卫生委员一个人。只要班级卫生差了,就找他,并且教给卫生委员办法:不要只是自己去检查,要责任下放——把教室分成几个区域,再责任到小组长,小组长再责任到每个学生。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或个人,在班级里进行奖励,树立典型或榜样,对于表现不佳者,要根据事先制订出的规定给予处罚。
四、广泛“封官”
有些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给学生“加官进爵”,如:窗户长——负责每天擦窗户,走廊长——每天拖走廊,黑板长——每天擦黑板,门长——每天擦门,讲台长——每天整理讲台……,同样是搞卫生,但是却换了一种思路,效果完全不一样。多了一个称号,学生或许会变被动为主动,做值日也有了荣誉感。
五、男女搭配
有一些教师在安排值日生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把男女学生进行搭配。班级卫生工作虽重,但人数多效果不一定就好,三四个人其实就足够了。有人尝试过两男两女或两男一女的值日生搭配方案,效果却很不错。正应了那句俗语“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以上方法老师还算是常规方法,但是不同的人使用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有一次在班级里这样说:“同学们,我昨天在教室走廊上发现一架纸飞机,这飞机的驾驶员大概工作很忙,忘了把它开回家了。我想飞机一定很伤心,同学们如果你们将来长大后真的把飞机开丢了,那会是什么后果啊……”,这番话像在讲童话,但正是这种孩子最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让那个随意丢弃纸屑的学生羞愧得无地自容,主动地向贾老师承认了错误。
班级卫生工作是没有止境的,制度的约束虽然也能收到效果,但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根本。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很难做好班级卫生工作的,所以充分发动学生才是出路。从这个角度说,班级的民主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学生全面与班级事务的管理,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人翁,都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他又怎么会把“家”的卫生弄得一团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