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的介绍

标签:
敦煌博物馆敦煌旅游敦煌阳关博物馆旅游丝绸之路 |
分类: 心情游记 |
阳关简介
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而今,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
地图
http://s12/mw690/5608ededgx6CiSIY8TF3b&690
交通
文化地理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历史的久远使关城烽燧少有遗存,据(元和郡县志)载阳关,在县(寿昌县)西六里。以居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本汉置也,渭之南道,西趣鄯善、莎车。后魏尝于此置阳关县,周废。”巴黎藏敦煌石室写本(沙州地志)(P.5034)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右在(寿昌)县西十里,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西通石城、于阗等南路。以在玉门关南,号日:“阳关”(注: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可见唐时阳关已毁,仅存基址。古寿昌城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阳关在寿昌故城西6里,或10里处,当指约数而言。专家考证,阳关故址就在今南湖乡西面对‘古董滩”的流沙地带。
门票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阳关一带已是西北最大的鲜食葡萄基地和敦煌罗布麻综合开发中心的野生罗布麻生产基地,阳关葡萄和敦煌罗布麻茶叶声名远播。站在烽燧高耸的墩墩山上,举目远视,绿树葱葱,一派塞上绿洲的好景色。
http://s16/mw690/5608ededgx6Bo5BvL8X1f&690
http://s1/mw690/5608ededgx6Bo5BYSisa0&690
http://s9/mw690/5608ededgx6Bo5Cs8hqb8&690
http://s3/mw690/5608ededgx6Bo5CJMwW92&690
http://s4/mw690/5608ededgx6Bo5D22Lpc3&690
http://s8/mw690/5608ededgx6Bo5Dg35517&690
小贴士
穿衣提示1、 春、秋天,由于昼夜温差大,偶尔会有风沙,建议携带御寒衣服,以免感冒。
2、 夏天,由于室外活动多,气候干燥,建议准备好充足有效的防晒用品,如防晒霜、润唇膏、太阳镜、太阳伞、太阳帽等。
3、 冬天,气候干燥、寒冷,建议穿好保暖的衣服,戴上保暖的帽子、手套。
注:四季都属干燥的气候,需要多喝水,多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