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关生涯(二篇)

(2009-08-09 21:18:12)
标签:

值班室

一把手

小年轻

副职

活儿

好地方

杂谈

办公室

    那一年转行,领我到办公室的是个姓马的部长。两个同事不在,俟他一走,我麻麻利利地坐了下来,表面还算镇静,内心是晃晃悠悠。是不是从此进入另一个世界了呢?我的祖辈没有文化,越这样,似乎越倔强于学而优则仕的道理,看来我这是要“仕”了。命运从此发生改变,也许缘于此,我一直对那位姓马的部长感恩戴德,就好像是他让我搭上了奔赴理想的末班车,我那时三十二岁了。

    我每天起得很早,这是早有的习惯,不同的是,从来疏于干家务活的我,对办公室的卫生竭尽所能,精益求精,毫无怨言。干完了室内,再关注室外,走廊上一碰面,起早出勤的全是几个新来的。慢慢发现这是个不成文的规定,资历嫩点的,必须多干点服务活儿。这不让人感到什么不平,而是一种机会,刚来得有所表现,而表现不就是比别人多干点事吗?因此,如果哪一天来迟,一些脏活儿让老资历的干了,还颇有些难为情。

    得正式说说办公室了,三个人组成的一个组,靠窗的位子秘书和一个老资格的副科级干部占据,我只能面窗而坐,随时听从指挥。我瞟了几个组室,差不多都是这么一个摆布,有些东西悟出来那是很后面的事情,领导要坐在亮处,坐在里面,而我则要担当守护招呼之职:客人一来,倒茶方便,而领导只需点点首,或仄仄身;而遇上尊贵点的来者,自己又是一道幕布,让秘书有足够的时间酝酿情绪,摆好姿态。

    新来的人如同办公室的钉子,留守,还是留守。理由很多,需要熟悉内务,熟悉历史,另外出门办事,份量不足,难成气候。守城干得最多的是两项,一是写材料,虽然是些剪裁的功夫,也要费神用心,且还得按他人定的调儿拼凑,是件苦事;二是接待,尤其是上访的,有些并不讲理,只能好言相劝,有时还受些委屈。忙完这些烦人之事,守城的有时也聚集一起,羡慕在外面办事的人出风头,有烟抽和酒喝,企盼早一点多一点得到这些机会。

    我坐办公,在老家成了新闻,说是发迹了。在他们眼中,坐办公的人是些发号施令的人,而没有坐办公的人全是听从这些人调度的,我自然就成了人物。我那个村的确没出什么有派场点的,有一次某个庆典活动搭信叫我去剪彩,很是叫人羞愧,没有去,我必须争取一个靠窗的位子。我是个很幸运的人,很快在一个组室负责。据说我能够这样,关键是坐得住,可见搞行政的人叫坐机关的,并非谬传,坐功很是重要。有些坐不住的,被人戏称尖屁股,仕途迟缓,自是不必说了。我离开这家综合部门之前,干的是办公室主任,这里的办公室指的不是一个工作地,而是牵头抓总的综合工作。我们临近楼道,出入之人,尽收眼底,给领导把关,乃义不容辞之责。我所坐的地方成了拜访领导的中转站,难以安宁,却也热闹得痛快。在这里等待汇报的人都要问好,上烟,期待我们投桃报李,不过也就是当个情报员,看看领导是否在家,门开着还是关着。我们只是个程序,而领导那儿才是结尾的地方。如同好花需要绿叶扶,我们的办公室是片叶子,包在外面了的,抵挡一些不良的东西。这里也就成了睛雨表了,少说为佳,只看只想,揣摩出世人升迁进退之道。

    办公室工作时间一长,渐渐感到想服务领导的人多,尽可挪出手来同情一下自己。此时一室之人总是精诚团结,高度一致,显示出小集体不可逾越性。一个人拥有的待遇,往往一间办公室的都会拥有。某个饭局,某种衬衫,某样年货,同福同享,你有我有真兄弟。甚至于哪个挨领导批评,也会有人出来打圆场,有事都是小事、偶然的事、别人的事。当然,领导一转背,欠的人情定格了:兄弟,到好处了可别忘我。至于投票评先,不用合计,从本组评起,残留的给别人。办公室是一个圈子,是大圈子里面的小圈子,很多年后,不论走到哪里,都还会涌动着类似江湖义气的滚烫。

    二零零一年,我被派到某个单位任常务副职,除了一把手外,其余局级均是两人坐一间。桌椅簇新,沙发堂皇,文件柜、报架、饮水机,一应俱全,方便而实在。再看墙上挂着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便知坐在此屋里的乃是心怀天下、运筹帷幄之人。办公室虽只少了一人,感觉却迥异,桌上的公示牌,昭告着来人,既是公开,也是权力。我开始正襟危坐,再不能像过去慵懒时把双腿搭放在办公桌上,要彻头彻尾地坐成办公室形态。还要随时保持条理,不得杂乱,室内的层次、严谨,代表着领导的干练。我常呈低头静默状,尽管什么也没看,什么也没写,访者到了门外,也无知觉,待人招呼,方作惊醒状。见面先是一双眼睛直视,似乎要看透动机,待对方畏缩,方才露出半个笑容。更不能随便串岗了,同仁和下属会不自在,会以为你在监视,一走上领导岗位,也就走向了孤独和拘谨。

    和我同坐的一个副职年长很多,阅历丰富,谙熟机关掌故,他饶有兴趣,终于找到了一个很觉新鲜的人兜售。哪些小圈子,哪些人有哪些门道和雕虫小技,甚至一些风月之事,这于我尤为重要,并不一定要运用,知根知底就让人心虚,更让人觉得你是盘根错节之人,难以撼动。我一向把谦虚和尊重当作安身立命的法宝,我们很快成为朋友。开会前研究什么工作,相互合计,会后还会把会中情状揣摩一番,颇有同道中之人相知相敬之景。两个人也有忌讳,来的人找谁的少,多少有一种失落,好在相处得好,往往只是开个头,另一方回避,非常默契。各自间分管的工作也可通融,相互协作,在班子里面份量也重了,还可说并成了一股势力。

    后来他退了下来,而我当了一把手。我是今年的春天当一把手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办公室的问题。退下来的人办公室还得坐的,况且我也没有可能和人合处一室了。一把手被人抬举的同时,也被人无形的隔开。有人建议,别坐原来老板的房子,坐几任了都没有提拔。不说则好,说了心中的确带疑。我见识一些大点的官如果没有提拔,那他的办公室和车后任很少坐的。后来局长们搬到了另外一栋楼的最高层,感觉是一番新天地。然后是摆设。我很注意形象,希望节俭点,别让人说我一上来就搞浮华。而办事的人说不行,局长的形象就是局里的形象,局长办公室应该成为局里的景点。还好,档次不高也不低。我买了很多的书,这是一个装饰自己的时代,包括我写的两本书。室如其人,现在可以随心所欲了,朴素与书香是我的所求。我对人说,现在上访者多,我希望他们走进我的办公室闻书识香吵不起来。但是后来却弄巧成拙,布成一个学者局,马上简化了些,才淡了些气氛。

    现在来办公室的人却少了,来了谈完即走,也不滞留。这里除了威严还有一种陌生感,也许这正是一把手需要的,而我一时还无法适应。倾听汇报,我常离开老板桌,同坐于沙发,显得平等,不让人仰视。再有某些带麻烦的人进来机会也少有了,有属下阻隔在外,这里不属于他们。被尊崇,被保护,也就有些被禁锢的意味了,我时时打破常规,副职有什么事儿,不是打电话叫来,而是上其办公室商讨;我常去接待室处理一些上访的事儿,谈了一会,来者才知道: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啊!

    “有什么事办公室来谈”,这似乎是公事公办的代名词,以前听领导讲过多次,心里滑腻腻的,现在我也无法逃避了。我尽量说得柔和些,但是办事的人还是要说你假正经。办公室能代表清正,那该多好。而事实上此地也大可有不敬之处,更需要慎独。负责内务的小李常很早来我办公室清理,我来后总不敢直视,虽是平淡的女性,总叫我想到我在机关大院时某个领导在办公室苟合之事,很不是滋味,好像我会变成他。老怀疑来的人偷偷放下红包什么的,要是没有察觉,而让他人不期而遇,我的道貌岸然将呈现毕至。

这里不是书多吗?闲下来想读上几册,然而什么也读不进。以前曾经凑合几篇文学的,能不能拾掇一点灵感?头脑一片空白。不管这里如何宁静,如何亮敞,这实在不是读书写字的地方。是不是装修的颜色深了?庄重、严肃,没有一些灿烂的想象。与诗情画意无关,还是这样好,一切与想入非非无关。我只能假寐一会儿,等待下一人的到来或是下一个会议的开始。

 

值班室

    中国的方位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永远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代表风水,代表尊卑,代表冷暖,而在行政单位至少可以说代表着工作。比方说领导的办公室一般是不高不低的,上下呈护卫之势;保密室总是最背人的角落,安全系数相对高些;而这里要讲的值班室,总处在前哨的位置,楼层较低的靠近楼口的便是,于当班者来说,把关,掌握动静,这就如同一道防线;于来寻者而言,直截了当,方便好找。

    值班室总是简陋的,任何装饰都是多余,任何私人的东西也不能私密。除办公桌以外,也就个柜了,里面装的方便面之类,以备急需。一般也不宽敞,有的还辟成两间,背的一间放上一张小床,以便小眠。零乱说不上,多少得讲形象,整齐也不可能,这里很公共化。来的人多,像是中转站,又可叫休息室,有事无事的,等人的寻人的,杂七杂八,都可以在这里坐一坐,有的来了还不安份,东翻西找,报刊要能够顺利归档那是稀奇事,可无论如何,还是得问安倒茶,真正喝的茶并不多,众多的茶杯散乱伫立,寂寞地沉淀一种客套。

    值班室负责的都是些小事,做起来并不简单,它闪亮着信息的畅通,守好电话便尤为重要。这项工作看起来机械,少动脑筋,照办便是,可是学问也深。最基本的是准确无误地上传下达。接上面的指示必须详细,有时还得多问几句,现在会议太多,领导不好取舍,就要知道会议的主题、主持人等等,必须有问必答。向下打通知,得登记好接听的人,万一出了纰漏,也有个退路。记忆力要好,知道别人的号码是尊重,领导的号码不记得是失职,对其腔调、语气都要灵动,用以增强自信心。也有一些把握不着的,试探着揣摩,探知清楚后,并不露马脚,表示对方在心中的地位。当然,对一些问号码的,要保持足够的警惕性,轻重缓急掂量掂量,否则,可视同为出卖。态度更要好,人家可能有情绪,守电话的人得永远保持一种好的心态。比方,晚上、双休日给人打通知,就好像是给别人找麻烦,先要说一声对不起,打扰了,让人家有情绪也不好发。发出来了的也得忍气吞声,不能意气用事,有一次我找一位领导找不着,打到他家里,其妻可能正在气处,道:不知他死哪里去了。并挂了话筒。我当时觉得受了侮辱,还得装作无事,不能损了领导的名声。到了第二天,领导夫人专门找我道歉,我假装没有在意,不是过去了的事,而是好像根本没那回事,后来,那领导对我印象特好。

    再说接待吧,那比守电话麻烦。要找领导,这里是第一关。如果是领导要好的人,可以主动提供情况,道:上去吧,领导没事。如果是不想见的人,必须找借口,说是下乡去了或者是开会去了。也有不认识的人,得仔细考究,我现在不算一个什么官,可一个省城朋友找我,也历尽了“关卡”。他在门口泛泛寻问,得到地是不假思索地答案:不在。我想那是他未修边幅之故。他又慎重地问某个人,那人反问:有约吗?他说:没有。那人便漠不关心了:那你打他的手机吧。朋友再问第三处,先说:是同学。被寻的人“哦”了一声,忙指了我的办公处。朋友后来拿此取笑,我说这是机关干部的素质,而值班室的人还得更机警些。遇上上访的人,得耐心做好解释,也就是说,各项政策多少得懂点。你人微言轻,人家执意找领导,你也只得回避着请示,看谁来接待适合点,不能轻易把某某抬出来,以免被动。有的思想不稳定,并且有过激行为,你得挺身而出,不是对立,而是劝阻,挨骂挨打也得善待他人。

    在值班室工作的基本上都是一帮小年轻。他们很少私人空间,包括打电话,也是简洁、严肃的,如果用值班室的电话聊天,影响了正常的通达,特别是某时打私人电话,说不定要把别人吓一跳,因为这个地方太敏感了。他们不可能拿出很多时间恋爱或是照顾家庭,总是满怀信心地说:等以后吧。而现在他们是在起点上。他们的地位是低的,尽管也梦想着很快被某位领导青睐,但那不容易,不可能一下进入领导的核心,领导关注的是谁能分忧解难,承担大任,而小年轻毕竟干的是一些服务性的活儿。他们的资历也很嫩,似乎谁都可以支唤,谁都可以用历史去训诫,而都只能诚惶诚恐地全部打收条。他们辛苦而劳累,特别是遇上防汛、保稳这一些重大中心工作,神经高度紧张,出不得半点差错;他们的工作时间最长,这里是一个单位的呼吸,不可能停止工作。尽管如此,很难有什么成就感,总结起来,三言两句可以打结。再年轻也有想不通的时候,也正当气盛嘛!那就单独躲在厕所去发发怨气吧!如果暴露于众,那是极不明智的,也是呆不长的。曾记得有人打趣说班子闹不团结的,可以多组织参加几次追悼会,就想得通了。我想如果干事怨言多多的,可以考虑在值班室干一干,这可是个修炼的好地方。

    值班室工作的位子不高,却是磨砺人的好地方,加上年轻的优势,把握得好,一般成长得愉快。他们是从小事干过来的,是从委屈隐忍过来的,养成了小心谨慎的作风;又增长了许多见识,遇事能不急不躁,慢慢化解;特别是领导身边耳濡目染,得到了很多教化,对一些官场套路悟得比同龄人要早要快,所以也许就几年功夫,一个小值班的说不定要为一个人物,刮目相待吧,殷切祝愿吧,千万别咋舌不服气。

    (此文发表于《散文百家》2007.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