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健康)

(2013-03-11 09:24:2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0129

  

一、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二、《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三、《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

目标部分分别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教育建议部分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实施《指南》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2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3.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一、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使其终身受益的生活能力和文明生活方式。

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一)身心状况

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

3~4

4~5

5~6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
身高:94.9 -111.7厘米

体重:12.7-21.2公斤
女孩:
身高:94.1-111.3厘米

体重:12.3-21.5公斤

2.     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
身高:100.7-119.2厘米
体重:14.1-24.2公斤
女孩:
身高:99.9-118.9厘米
体重:13.7-24.9公斤

2.     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1.     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
男孩:
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
女孩:
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

2.     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注:身高和体重数据来源:《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标准》456周岁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参考数据。

教育建议:

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如:

n           参照《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

n           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烧烤、腌制。

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如:

n           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站、坐、走姿势;发现有八字脚、罗圈腿、驼背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n           桌、椅和床要合适。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床不宜过软。

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目标2  情绪安定愉快

3~4

4~5

5~6

1.情绪比较稳定,很少因一点小事哭闹不止。

2.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

2.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3.愿意把自己的情绪告诉亲近的人,一起分享快乐或求得安慰。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并努力缓解。

2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

3能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

 

教育建议:

1.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n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n           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简单与同伴做横向比较。

n           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2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如:

n           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

n           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

n           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n           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询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目标3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4

4~5

5~6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活动。

2.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

3.在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左右。

2.换新环境时较少出现身体不适。

3.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

1.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半小时以上

2.天气变化时较少感冒,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3.能较快融入新的人际关系环境。如换了新的幼儿园或班级能较快适应。

教育建议:

1.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

n           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n           气温过热或过冷的季节或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温度适当的时间段开展户外活动,也可根据气温的变化和幼儿的个体差异,适当减少活动的时间。

2.经常与幼儿玩拉手转圈、秋千、转椅等游戏活动,让幼儿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

3.锻炼幼儿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如:

n           注意观察幼儿在新环境中的饮食、睡眠、游戏等方面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n           经常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际环境,如参加亲戚朋友聚会,多和不熟悉的小朋友玩,使幼儿较快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二)动作发展

目标1 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

3~4

4~5

5~6

1.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

2.能双脚灵活交替上下楼梯。

3.能身体平稳地双脚连续向前跳。

4.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

5.能双手向上抛球。

1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2.能以匍匐、膝盖悬空等多种方式钻爬。

3.能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或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物体。

4.能与他人玩追逐、躲闪跑的游戏。

5.能连续自抛自接球。

1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2.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

3.能连续跳绳。

4.能躲避他人滚过来的球或扔过来的沙包。

5.能连续拍球。

 

教育建议:

1.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如:

n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n           玩跳房子、踢毽子、蒙眼走路、踩小高跷等游戏活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

n           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

n           玩跳竹竿、滚铁环等传统体育游戏。

3.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4.结合活动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目标2  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

3~4

4~5

5~6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0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左右。

4.能快跑15左右。

5.能行走1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

2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4左右。

3.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左右。

4.能快跑20左右。

5.能连续行走1.5公里左右(途中可适当停歇)。

1.       能双手抓杠悬空

吊起20秒左右。

2.       能单手将沙包向

前投掷5左右。

3.       能单脚连续向前

8左右。

4.       能快跑25左右。

5.       能连续行走1.5

里以上(途中可适当停歇)。

教育建议:

1.       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2.       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3~4

4~5

5~6

1.       能用笔涂涂画画。

2.       能熟练地用勺子吃饭。

3.       能用剪刀沿直线剪,边线基本吻合。

1.能沿边线较直地画出简单图形,或能边线基本对齐地折纸。

2.会用筷子吃饭。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直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

1.能根据需要画出图形,线条基本平滑。

2.能熟练使用筷子。

3.能沿轮廓线剪出由曲线构成的简单图形,边线吻合且平滑。

4.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教育建议:

1.创造条件和机会,促进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如:

n           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n           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n           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

2.引导幼儿注意活动安全。如:

n           为幼儿提供的塑料粒、珠子等活动材料要足够大,材质要安全,以免造成异物进入气管、铅中毒等伤害。提供幼儿用安全剪刀。

n           为幼儿示范拿筷子、握笔的正确姿势以及使用剪刀、锤子等工具的方法。

n           提醒幼儿不要拿剪刀等锋利工具玩耍,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目标1  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3~4

4~5

5~6

1.在提醒下,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在引导下,不偏食、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愿意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不用脏手揉眼睛,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15分钟。

6.在提醒下,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

1.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

2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3.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

4.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知道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20分钟。

6.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方法基本正确。

1.养成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的习惯。

2.能主动参加体育活动。

3.吃东西时细嚼慢咽。

4.主动饮用白开水,不贪喝饮料。

5.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连续看电视等不超过30分钟。

6.每天早晚主动刷牙,饭前便后主动洗手,方法正确。

教育建议: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

n           合理安排餐点,帮助幼儿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

n           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少吃或不吃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n           吃饭时不过分催促,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

n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n           勤为幼儿洗澡、换衣服、剪指甲。

n           提醒幼儿保护五官,如不乱挖耳朵、鼻孔,看电视时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等。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如:

n           为幼儿准备多种体育活动材料,鼓励他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

n           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开展体育活动。

n           和幼儿一起观看体育比赛或有关体育赛事的电视节目,培养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目标2  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4

4~5

5~6

1.在帮助下能穿脱衣服或鞋袜。

2.能将玩具和图书放回原处。

1.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

2能整理自己的物品。

1.       知道根据冷热增减衣服。

2.       会自己系鞋带。

3.       能按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2.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如:

n           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n           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目标3  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

4~5

5~6

1.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提醒下能注意安全,不做危险的事。

3在公共场所走失时,能向警察或有关人员说出自己和家长的名字、电话号码等简单信息。

1.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

2.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能遵守安全规则。

3.运动时能主动躲避危险。

4知道简单的求助方式。

1.     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

2.     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

3.     运动时能注意安全,不给他人造成危险。

4.     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灾知识。

教育建议:

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如:

n           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物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n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2.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

n           外出时,提醒幼儿要紧跟成人,不远离成人的视线,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在河边和马路边玩耍;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n           帮助幼儿了解周围环境中不安全的事物,不做危险的事。如不动热水壶,不玩火柴或打火机,不摸电源插座,不攀爬窗户或阳台等。

n           帮助幼儿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识,如:小心触电、小心有毒、禁止下河游泳、紧急出口等。

n           告诉幼儿不允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3.教给幼儿简单的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如:

n           记住自己家庭的住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姓名和单位,一旦走失时知道向成人求助,并能提供必要信息。

n           遇到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知道要拨打110、120、119等求救电话。

n           可利用图书、音像等材料对幼儿进行逃生和求救方面的教育,并运用游戏方式模拟练习。

n           幼儿园应定期进行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