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时节,中华皮影文化城掀起了传统文化游热潮,成群结队的孩子和家长来到城里体验、参观,反响很好,也更增加了我们研究、弘扬皮影艺术的信心,这里,一个父亲带孩子来游玩之后,写了一篇美文给我们,写得很好,是很多家长的心声,我们发出来,大家都来关注“皮影文化现象”。
孩子春游说文化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是一年春来到,新绿的柳枝再次把人牵回儿时的记忆。相约春游,曾经是最向往的活动,踏青去,野餐时,或许因为人类原本就是属于野外的,所以人们对于野外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可是,当自己面对雀跃着的五、六岁的小儿子,我们的春游应该把孩子带到哪里去呢?想了半天,“有意义”三个字很重要。看到圆明园附近的春游路线可以领略皮影,可以体验艺术,觉得不错。为什么呢?说起来,很可惜,中国人生存在有文化的国度,大家却丝毫不觉得珍惜,想想你脚下的土地,曾经有那么多古圣先贤,曾经走过;想想许多波澜壮阔的往事,就曾经发生在现在的位置,抚今追昔,我们太有内容了,被先人所感动,被往事所启发,被英雄所激励,这就是我们对话历史的重要意义啊——我们有这些,而且有丰富的这些,所以,我们自豪地活着,在先人的注视下,在子孙的期待中,我们求索前行,所以我们生活得很充实很厚重。尽管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富裕,甚至都经历过筚路蓝缕的时代,但是,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我们都知道自己是谁,都清楚自己将去向何方,比如,我的父亲,在六七十年,几乎揭不开锅的日子里,也要勒紧裤带,供我们姐弟三人上学读书。——这是中国人的自豪,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的对于文明和文化的向往……
这些,美国人比不了我们,他们只有少的可怜的几百年的历史,朋友笑着说“像一个暴发户”,确实,美国人很富裕,在世界面前也很强硬,但是我想他们大约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去何处。概括一下,就是很迷茫。也正因如此,所以,他们显得财大气粗,到处指手画脚,经济发展出了点问题,显得很慌乱,不找自己的毛病反倒怨别人,说实在啊,有点没涵养缺文化。
随便写,扯得有点远。还说孩子春游,了解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皮影艺术有得看,外国人专门来研究这些化石一样的艺术内容、形式和艺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自己缺少,我们的很多父母却不知道珍惜,可惜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经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豪迈啊,传到我们这里,很多人都丢了,吃个披萨饼就觉得很满足了,出趟国就觉得很了不起了,当然这些现象正在渐渐好转,不少中国人正在慢慢找回心灵的家园。
正是这些想法,春游的热情里,我带着孩子去了圆明园,在砸碎的大水法前,我讲给他这里的往事,在皮影屏幕前,我让他触摸雕刻的痕迹,在明暗的光影里,我举着他观看先人留下的艺术和精神,在绿树丛中,我们告诉孩子,草木逢春,万物勃发,人生百年,需勇往直前……
晚上回家,孩子画了一个皮影人,一个奔跑着的皮影人。儿子说这幅画的名字叫《春游》。——我能感受到,文化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发芽。草芽新绿,花开遍野,不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春天吗?






影人姐姐:13621399612
详情请见中华皮影戏网,了解更多的皮影资讯:www.zhonghuashadow.cn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