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看皮影有感:他们的掌声献给谁?

标签:
龙在天皮影袖珍人人民大学红孩儿猪八戒民族艺术进校园文化 |
他们的掌声献给谁
——从龙在天皮影受到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热烈欢迎说起
雪沃京城,歌满神州。2009是龙在天皮影大发展的一年。而昨夜的长风里龙在天人又迎来一个不眠的夜晚。
2009年11月13日晚,踏着未消的残雪,“皮影艺术进校园”演出活动第156场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中国龙在天袖珍人皮影艺术团为大学生们带来的是新编先锋皮影舞台剧《红孩儿》。进入大学校园演出袖珍演员门都很兴奋,但也有些忐忑,大学生是都市时尚年轻人的群体,新潮、挑剔,有文化,有鉴赏力,《红孩儿》的演出形式他们会不会不喜欢呢?近千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皮影戏这们古老的皮影艺术再次面临考验……
说来也巧,就在龙在天皮影戏演出的同时,中央电视台CCTV—4套节目也正在播出中国皮影艺术系列专题第一集,齐永恒、高淑芳、王俊杰、魏立群以及不少民间皮影艺术团体都进入了镜头。而就在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报》上,10月19日刊登了文化艺术司司长李延年同志的重要文章《皮影戏的困境与出路:曾是中外文化交流先驱》。而同样是《中国文化报》10月31日又刊登了记者采写的文章《袖珍人的皮影大舞台》,而期间中央电视台10套也在播出皮影文化节目,如此密集的皮影艺术媒体关注令人欣慰——似乎,雪都下了,春天还会远吗?仔细阅读、观看,不免又令人担忧,除了《袖珍人的皮影大舞台》一文外,所有的媒体报道,几乎还是“老三段”:一、啊,皮影艺术多么古老,多么精美。二、啊,皮影艺术多么濒危。三、啊,我们该怎么办呢?没有了下文。——我们要说,这样一门古老的艺术如此精美,都濒危了,不要再呻吟式的咏叹了。——刻不容缓!我们要研究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激活它!
——这是我坐在人大礼堂等待开演的时间的一段思想。而龙在天皮影戏这次高校售票演出尝试,正是我们“激活”皮影艺术的一次探索。注意,我用了“激活”一词,针对有些人的“皮影戏必死”论——“皮影戏太古旧了,不合城市快节奏生活,皮影戏被边缘化很正常”,我要说,皮影戏死不了,它是在休眠,它的灵魂很先进!(皮影艺术的先进性、时尚性别文详论)正在这段思路里思忖,先锋皮影舞台剧开锣了。据我所知,这部戏开创了两个记录:一是2000年来皮影艺术史上第一部皮影舞台剧,后台的皮影艺人走到前台成为了真正的演员;第二,全部皮影戏和舞台演员都由“袖珍人”主演。接下来的演出,可以套用宋丹丹小品里的名言“那掌声……”。此起彼伏的掌声, 一阵阵热潮,告诉我们演出大获成功!效果出奇的好!……
在鲜花和掌声中国第一部先锋皮影舞台剧《红孩儿》落下了帷幕,年轻的导演落泪了,袖珍演员落泪了,观众席上领导的声音也有些哽咽。他们的兴奋让我反倒冷静——大家在为谁喝彩?大家在为谁掌声?他们的掌声要献给谁?——我说要首先献给那些衣衫褴褛的皮影老艺人们,千年以来的沉沉暗夜里,火光映照着他们顽强的精彩的生生不息的创造力!还要献给那些当代的皮影艺人们,耐得住寂寞,拿微薄的工资在都市里坚守心灵的家园,而且不断迸发出新时代的灵感的火花。还有,掌声要献给那些务实的不咏叹的政府官员和领导们,百年弹指一挥间,真正不朽的是民族的文化。他们为民族文化大繁荣所作出的努力和工作,是多么可贵,——因为这个大发展时代的中国,摆在他们案头的工作有许许多多!掌声还要献给很多人,比如那些内心深处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感情的人们,比如那些,顶风冒雪也要带孩子来领略皮影艺术的可贵的父母们……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艺人们和学子们的呐喊其实是冲锋的号角,双手舞动的分明是民族文化的旗帜!衷心地希望皮影艺术可以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人民大学学子的掌声也在宣告,我们已经找到皮影艺术发展的道路!让我们一起把掌声献给祖先留下的这门伟大的艺术!
人民大学《八百人》礼堂坐无虚席
红孩儿开锣了……
师傅被红孩儿抢走了,猪八戒出来找师傅,看到美女后还是不改他好色的品质,“美女呀,看到我师傅了吗?”他拖着长腔的声音让在座的观众捧腹不已……
小朋友的互动也让观众们喝采,他们的表现太棒了
演出结束后,影人姐姐向大家介绍每个演员的精彩表演,让学子们掌声不断,为他们的演出喝采
由他们带来的皮影舞也让观众们笑声不断,因为时间有限演员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没有脱戏装就开始跳了,老猪那笨笨的样子太招人笑了。但他们的舞蹈也换来了学子们的阵阵感动,看得出他们的坚强……
学生们纷纷上台来和演员们合影留念……
详情请见中华皮影戏网
www.zhonghuashado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