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天皮影新闻:皮影戏让“袖珍人”找到人生价值

标签:
龙在天皮影中华皮影文化城袖珍人北京日报圆明园文化 |
北京日报:实习生江伟硕 本报记者李洋
袖珍人演员在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内进行排练。
艺术团由10个身高只有1.2米的袖珍人组成。虽然他们的年龄从19岁到30多岁不等,但却都像5岁大的孩子,言谈举止颇为可爱,他们从河北、浙江等地走来聚在一起,传承皮影戏,让他们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
“鹤”舞结缘
让袖珍人和皮影结缘的,是龙在天皮影俱乐部。老板林中华在经营困难时,想到培养袖珍人来演皮影,开发儿童市场。在闻名全国的“袖珍歌星”吴小莉的帮助下,2007年10月,3个袖珍人来到北京观摩皮影表演。李斌第一眼就被《龟与鹤》中舞姿婆娑的鹤吸引住了。“之前我没看过皮影戏,没想到几块皮子用线连在一起就能弄出这么多种动作来,太神奇了!”3个人动心了。这时有更多袖珍人找到吴小莉,结果,都被介绍到了皮影俱乐部,又几乎都是第一眼就被那只鹤吸引。
艺路崎岖
由于个子小,袖珍人的手根本伸不到幕布前,俱乐部只能重新制作袖珍版舞台。正常演员双手最多可以夹7根杆儿,一个人就可以操纵一个影人,但袖珍人的手太小,通常只能拿两根杆儿,这样一来练习掰杆儿就成了他们最大的困难。“为了能将手上的筋掰开,我们天天练,有时候手会抽筋儿,而且手上都起泡了,拿筷子夹菜都疼。” 演员郭天祥说。但师父觉得他们学皮影很有天分,普通人学半年到一年都未必能学会,他们3个月就能表演很多节目了!
2008年7月,他们的演出正式开始了。
“影”“人”相随
不到一年,“小”艺人们已经为全国各地的成年人和小朋友献上了改编时尚儿童皮影戏《龟与鹤》、《老鼠嫁女》等100余场演出。细腻的表演和稚嫩的现场童声配音,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路海看着徒弟们的成绩,心里百感交集。
袖珍人演员李斌曾是昌平一家酒楼的前台服务员,工作了11年之久。但遇到皮影之后,他才觉得学了一门技能,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皮影戏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正视人生的价值,勇敢地追逐理想。”
演员张建伟从小就擅长绘画,很多新创剧目如《森林运动会》、《圣诞老人来中国》等需要的花草、石头、树木等背景都是他制作的。
为了能让皮影戏与当前观众欣赏趣味结合,俱乐部总经理林中华和“小”艺人们开始打造中国首部真人和皮影同台表演的皮影戏《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现在,这部戏正在紧张的排练当中。
人物素描
早就听说皮影俱乐部里有“四大美女”,真的相见时第一感觉便是“名不虚传”。4个女孩子玲珑可爱,平时着装朴素,但只需稍加装扮便如童星般耀眼。
虽然都是鲜花般的年龄,但美女们都没有男朋友。她们说爱情可能很难把握,但手中的皮影却让她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前途,所以,她们希望能一直演下去,为自己的明天,也为皮影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