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天皮影新闻:大型皮影戏《火烧圆明园》即将上演
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落户海淀区
三朝皇帝齐聚圆明园同赏皮影戏
圆明园将恢复演出皇家皮影戏
皮影艺术,自西汉武帝时出现雏形,至今在民间已传承近2000年。
史料记载,这一最古老的戏剧化石,在清代已经成为皇家和王公贵族观赏的重要娱乐形式。雍正御制《圆明园记》和乾隆御制《圆明园后记》都记载了康熙应当时还是皇子的胤禛的邀请,到圆明园“牡丹台”戏楼观看皮影戏的史实,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时年仅10岁的弘历也在现场。
牡丹台,就是后来圆明园四十景中的“镂月开云”。牡丹台位于后湖东岸,南临曲溪。殿为三间,殿前以文石为坡,种植牡丹数百本。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来圆明园的牡丹台赏牡丹,看皮影戏,主宰中国命运长达130余年的康雍乾三朝天子,在牡丹台会聚一堂,传为佳话。
这也是中国民间皮影艺术的最高殊荣,能够走进皇家园林,为帝王演出,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中国皮影艺术的精美绝伦和民间艺术的造诣。
公元2009年,在纪念康熙御笔题写“圆明园”300年到来之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亲题匾额“圆明园”。)中华皮影文化艺术城、北京龙在天皮影文化俱乐部重新恢复了圆明园皮影戏的演出,并查找资料,重新在室内修建了微缩的精美的“牡丹台”戏楼。
百株牡丹,天香国色,雍容华贵,簇拥着中国2000年来最精美的皮影戏台;美轮美奂的灯光里,康雍乾三朝天子从盛世牡丹丛中走来,似影似戏,如梦如幻……
穿越300年历史的风尘,帝王不在,影戏依然。在“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重新响起皮影戏的锣鼓声——不,仔细听听,这不是皮影的声音!分明是一个民族不屈的呐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皮影戏的鼓点,更象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音。
从盛世走向盛世,300年一个轮回,是巧合还是必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