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yuh1111
yuh111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3,705
  • 关注人气:3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侯虹斌:祥瑞是个什么鬼

(2015-06-16 11:11:03)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读书笔记】

    这些献符者,能不知道这是假的吗?当然知道。但皇帝们(或想当皇帝的人)需要这些来合理化自己的政权。

 

 

                  祥瑞是个什么鬼

 

 

                        文/侯虹斌

 

 

    谢灵运称颂三国诗人曹植时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套用这个比喻,汉代的笑话共一石,王莽一人就独占了八斗。

 

    其中一个现在看最好笑、当时看最严肃的一个话题,就是符命和谶讳了。严肃到什么程度呢,严肃到可以用来判断谁当皇帝的程度。

 

    早在王莽还是安汉公(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新封号)的时候,遥远的黄支国就派使者献上了一头罕见的怪兽。据说,这头神兽的名字叫犀牛,它们远在南方大海之南,距离长安三万余里。虽然之前也有属国送过野鸡,也是祥兆,但比起神兽来说,就不算什么事了。

 

    紧接着,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祥瑞,要么有黄龙现于长江,要么石缝里长出了大灵芝,官员们等上奏,要求把这些祥瑞都祭告宗庙,以褒奖安汉公的盛德。王莽借此大肆封侯,把王家的宗室和开国功臣的后裔都封为侯或者关内侯,总计117人。这样的事迹,很多。

 

    后来,汉平帝刘衎崩,年仅14岁;王莽坚持在宗室里选了一岁多的刘婴当皇帝。有一天,前辉光(前辉光是长安地名,也是官名)谢嚣向王太后禀告,武功县挖到了一块白石头,上圆下方,上面有朱红文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太后很生气,可是此时王莽的势力已经很大了;不得已,太后把王莽封为假皇帝,刘婴为孺子婴、皇太子。

 

    在扑灭了若干起义之后,祥瑞忽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多了起来,不是某地突然冒出一口新井,就是某郡发现一头石牛,一会儿又发现了仙石。这些神奇的异物,有的是先有托梦“假皇帝应为真皇帝”作前兆,有的可从数千里以外一夜飞至未央宫,有的石头上竟有铜符帛图。王莽果断地向王太后要求,根据谶记,不再当“假皇帝”了,要改元改制。

 

    但朝中和民间,还是有人反对王莽。

 

    某天,有个神秘人物闯入祖庙,要献上金匮。王莽亲自接见他,只见金匮有两个抽屉,里面各是一份策书,一份是“天帝行玺金匮图”,一份是“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某,即是高皇帝的名讳也;赤帝,则是汉立国以火德之意。而且,上天还派了11人来辅助天子,云云。

 

    有了这个“上天意旨”,王莽觉得不管是朝廷,还是民间,不同的声音已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果断地登基为帝,把汉朝改为新朝。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些石头、灵芝、石牛的玩意儿,王莽不是第一个玩,秦始皇、陈胜吴广、汉武帝都玩过;他也不是最后一个玩,后来的刘秀和三国诸大将还在耍个不亦乐乎。这些人,以及献符者,能不知道这是假的吗?当然知道。但皇帝们(或想当皇帝的人)需要这些来合理化自己的政权;献符者需要用这些来加官进爵;无可奈何、回天无力的人需要用这些假说来骗自己相信天命,接受现实。简直就是多赢啊。

 

    王莽通过玩这一套当上了皇帝,自然也有人想通过这一套得到一点东西。朝中有位追随王莽多年的大臣甄丰,他家的花园有棵大树被雷劈了,上面有幅地图,显示出甄丰当被封为“广新公”。王莽不得不答应了,但也因此下令禁绝符命。甄丰的儿子甄寻一看有戏,再弄了一个符命,说王莽的女儿黄皇室主、也就是前皇后,注定要当甄寻的妻子。王莽一看,大怒,把甄丰一家杀了,追捕甄寻。

 

    甄寻也想当皇帝,就号称自己的左手掌纹,正是“天子”二字。这居然也吸引了一些追随者。一年后,甄寻被杀。

 

    你知道王莽怎么解释这件事吗?他说,甄寻的手掌上的字,不是“天子”,而是“一六子”。

 

    真难为皇帝了,还得找出这么拙劣的借口。不然啊,他如果宣布本来没有符命这种事,他的政权合法性不就倒塌了吗?

 

 

 

 

 

     ·以史为剑·   

 

    侯虹斌 作家,媒体人。著有历史长篇小说《长信宫词》等。

 

    http://cjrb.cjn.cn/html/2015-06/16/content_545125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