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德辉等人对梁启超的反击,一是文字论战,二是想借助文字之外的力量。
叶德辉被杀的“糊涂账”
黄波/文
《胡适秘藏书信选》中有一封胡适1931年致周作人的信。录如下:
启明兄,杨遇夫先生要我题叶德辉先生的遗札册页,我写了一首“不是诗”的诗,钞给你看:
郋园老人不怕死,枪口指胸算什么!生平谈命三十年,总算今天轮到我。杀我者谁?
我若当权还一样,当年誓要杀康梁,看来同是糊涂账。
你们杀我我大笑:我认你们作同调。三十年来是与非,一样杀人来“翼教”。
此信关系到著名学者叶德辉之死的一段公案,胡适所作的这首“不是诗”的诗尤其值得玩味。
叶德辉于1927年在长沙被杀,关于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一说是因写对联辱骂农会,而周作人在回忆录中提供了另一种传闻:“据说这事经过还在民国四年,袁世凯预备做皇帝,各地官绅群起劝进,叶德辉忽发奇想,在民间征了50名十五六岁的少女,说要训练了送到洪宪宫中去当女官,他在地方上很有势力,老百姓哪敢违抗。不久帝制被迫取消,女官已用不着了,可是叶德辉自己‘先都用过了’,随后再打发她们回家去。事隔十年,人民革命在两湖开始,那些女人有的已成了干部,便向农会申诉这事。”
不论具体死因为何,像叶德辉这种人不能为新的时代所容则确定无疑。除了死因众说纷纭,就连叶氏究竟怎么死的,是斩、绞还是枪毙,被杀之前是否经过了一定的程序,各种记载也莫衷一是。如此看来,叶德辉之死诚如胡适诗中所说,真是一笔“糊涂账”了。
但胡适“糊涂账”的感喟,其意旨所在,显然还不止这一端。
“我若当权还一样,当年誓要杀康梁”,这两句是模拟叶德辉的语气,但却并非虚构。戊戌政变之前,梁启超主讲于湖南时务学堂,提倡民权,全省大哗,而反应最激烈的就包括叶德辉、王先谦等著名文人。叶德辉等人对梁启超的反击,一是文字论战,时人所辑《翼教丛编》即为文字攻伐之实录;二是也想借助文字之外的力量。
狄葆贤《任公先生事略》一文中记载,“于时王先谦、叶德辉辈,乃以课本为叛逆之据,谓时务学堂为革命造反之巢窟,力请于南皮。赖陈右铭中丞早已耳闻,派人午夜告任公,嘱速将课本改换,不然不待戊戌政变,诸人已遭祸矣”。
南皮即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叶德辉等力请于张之洞,显然不是要其从文字上对自己一方施以援手。如果不是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即陈右铭中丞)居中维护,梁启超诸人早已人头落地了。
“当年誓要杀康梁”,似乎并不让人意外。何谓“翼教”?翼者,卫也。叶德辉等人既视梁启超诸人为毁坏纲常伦纪的洪水猛兽,而自居于卫道者地位,一旦文字无法争胜,动杀机就不奇怪了。
根据周作人的回忆录,叶德辉临死颇为从容,何以至此,或许受益于平日读书养气的功夫,也可能真如胡适所写,在叶德辉看来,杀自己的人是自己的“同调”,于是“你们杀我我大笑”了。
“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仅仅30年,当年要以杀人来翼教的叶德辉就又碰到了新的翼教者,而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此中是非,岂易言耶?
·坐看云起·
黄波 1973年生,湖北宜都人,现供职于《南方都市报》。
http://cjrb.cjn.cn/html/2014-12/09/content_539696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