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之二十

(2014-12-02 17:10:11)
标签:

房产

许昌三国文化产业园

                          ——一座“新城”的变奏曲 

 

理念,拓展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

一个理念,给许昌人带来无尽的畅想。

你可以尽情地想象:在许昌西城区,一座“新城”将会拔地而起,清水蜿蜒,穿城而过;湖水潋滟,波心荡漾。独特的三国文化尽现眼前:魏武挥鞭,其势昂扬;关公弘义,义薄云天。三国的历史情景,如在眼前,让你如梦般回到当年的许都。现实中,却是一个以生态、文化、旅游、商贸为元素的城市综合体,矗立于你的眼前。

而这些就在东起延安路、西至西外环路、南起许由路、北到七里店街的这片8.13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其中,南起宝源路、北到许继大道、东起灞陵路、西至朝阳路,面积达1318亩的区域则是三国文化产业园核心区。

文化产业不是一个新的理念,但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深度挖掘曹魏文化和关公诚信文化为依托,致力于探索生态、文化、旅游、商贸、居住的融荣发展理念则不啻是一个全新的理念。

投资方主体昌睿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云飞谈到三国文化产业园时发出了由衷的感慨。他告诉记者,三国文化产业园绘就成今天的蓝图,是他没有想到的。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想法。出于对三国文化的热爱,他希望能打造一个三国文化产业项目,依托于灞陵桥公园景区,把许昌的三国文化资源整合起来,通过这一项目的建设,使许昌的三国文化“活”起来,并以此来带动许昌文化旅游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几年前,他把自己的构想、定位、分析洋洋洒洒写了8页之多。虽然这个项目被立为许昌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最初的构想并没有完全实施,而他一直没有放弃。几年来,他北上南下,向专家学者求教,与设计公司沟通,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进行项目前期的设计规划。为此,他还和省内其他4家公司联合,专门成立了昌睿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运营这个文化产业项目。他说,虽然没有急促成章,却因为时间的沉淀,构想布局更阔大了。这个项目运作到今天,如此规模,实出自己的意料。他告诉记者,市委书记王树山的充分肯定,更坚定了自己做好这个项目的信心。

2013年,王树山书记来到许昌之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毛云飞向王书记汇报了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王书记的充分肯定。王书记希望他能够站得更高远一点儿,突破原有的思维,结合许昌水生态文明建设,把仅仅依托于灞陵桥景区的格局做大,把这个关乎三国文化的产业项目做成许昌的龙头文化产业,做成国内一流的文化产业项目。

项目规划有了方向,开始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了使这一项目得到有力推进,2013年5月,许昌市委、市政府把该项目正式交给魏都区实施属地管理。为了开阔视野,2013年10月份,许昌市文产办组织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魏都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到西安曲江进行考察。考察归来,思路一下变得通达,站位也更高远了,项目构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突破。魏都区提出,这个项目依托于三国文化,除了文化的影响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和许昌水系连通工程结合起来,对于改变许昌城区东重西薄的现状,带动铁路西区环境优化、城市宜居、商贸繁荣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建议得到了许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由文化核心区域突破为一个集文化、娱乐、休闲、商贸于一体的三国文化产业园的设计蓝图,正式确立。

 

政策,提供一个坚实的保障

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的实施,是我市文化产业实现突破的一个标志。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三国文化是许昌最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是许昌最大的文化特色、文化资源、文化宝库。但从目前来看,三国文化在许昌还存在着‘听头儿多,看头儿少;资源多,开发少;知道的多,游历的少’等‘三多三少’现象,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并没有给许昌带来文化旅游的繁荣,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建设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实际上就是打好许昌文化旅游发展‘翻身仗’的一个重大战役,是许昌向全国、全世界展示三国文化的最大载体。”在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王树山指出了许昌三国文化目前的“尴尬”境况,但他更充满信心地给三国文化的发展前景指明了道路。以三国文化产业园的大气象整合散落于我市各地的三国文化元素,对弘扬三国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城市发展,必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树山书记不仅提出了“要高起点站位,要高标准规划,要高效率推进,要高水平运作”的具体要求,更要求全市各级相关部门要站在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高度,站在建设华夏文明历史传承区的高度,站在许昌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充分认识三国文化产业园建设的重大意义,下大决心、齐心协力,把这个项目建设好、打造好。

文化产业,把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和产业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是作为朝阳产业、创意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也作为特色产业,不仅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更提升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形象。

而面积达8.13平方公里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区则是以文化产业聚集的形态,从产业链层面推动文化产业多角度融合发展。由于涉及面广、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积极推动,对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壮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许昌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产业园建设“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分阶段实施”的科学原则,在三国文化产业园的立项和建设过程中,许昌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给予投资主体昌睿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设计和规划权限的基础上,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整体规划和细节设置。市委、市政府还出台正式文件,保证三国文化产业园建设中政策支持的连续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许昌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委书记王树山任政委、市长张国晖任指挥长,三位常委具体负责的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指挥部,督察、协调、解决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形成了由市委副书记郭元军牵头的月例会制度。

作为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的责任主管单位,为保证项目的有力推进,魏都区委、区政府不仅将这一工程纳入了书记、区长一把手工程,而且在机构设置上勇于创新,成立了高规格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魏都区还准备成立灞陵办事处,统辖产业园区内的五个社区,以配合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不仅如此,针对三国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推进工作,魏都区还建立了四项工作机制。一是集中办公机制,随时对接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现场解决问题机制,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发现、措施在一线落实、困难在一线解决,确保问题不出现场;三是现场督察机制,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重点督察、跟踪督察、限期即报、定期通报等形式,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四是每日签到机制。

魏都区委书记唐彦民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谋划建设三国文化产业园,旨在整合三国文化资源,打造龙头文化产业,对于提升许昌整体文化氛围和城市品位意义重大。在王树山书记和张国晖市长的指导、监督下,许昌掀起了以三国文化产业园区为重点的城西建设高潮。”他还非常感动地说,国庆期间,区政府工作人员和工人们放弃了外出度假的机会,放弃了与亲友相聚的机会,放弃了通过假期调整身心的机会,全力投入到三国文化产业园建设当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

“好的思路还需要好的措施,好的路径。魏都区作为项目建设的承载体,对于关系到全市发展的产业园区项目,一定会集全区之力,保障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唐彦民这样表示。

 

文化,带给城市无尽的魅力

11月中旬,记者来到新兴路西段三国文化产业园施工现场。工地上挖掘机、工程车穿梭不断。三国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少生指着远处告诉记者,那就是灞陵湖。虽然没有湖水,但蜿蜒的湖岸和平整的湖底,已经给了记者无垠的遐想。而右手边,张少生则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三国文化演艺中心的位置,已经进入桩基工程施工阶段。如果工期正常,明年年底,三国文化演艺中心就能迎八方游客了。”

这里,就是三国文化产业园区核心中的核心。

三国文化产业园区最初的设想便是围绕这一演艺中心展开的,而今天,它的规模和格局早已远远超越了它。如今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区,东起延安路,西至西外环,北到帝豪大道,南至许由路,总面积达8.13平方公里。按照规划,三国文化产业园采用当前国际最新城市“Bleen(Blue+Green)”体系,城市规划水系(Blue蓝色)与城市绿化体系(Green绿色)相互交织,分别设置文化观光公园、滨水景观公园、城市绿地公园、街心绿地公园,最终形成“一心、两带、一环、四轴、九大片区、十二个功能板块”,成为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区域。

“一心“为三国文化产业园核心区;“两带”为沿清泥河流域分别向南北规划滨水景观带及城市景观带;“一环”是沿许由路、延安路、七里店街、西外环设置城市环线绿带;“四轴”为沿延安路、朝阳路、许继大道、新兴路等四条城市发展轴。

沿发展轴设置的“九大片区”为核心文化区、中央商务区、行政办公区、会展中心区、创意研发区、企业会馆区、商业中心区、低密度居住区、高密度居住区等,分别对应“演译三国、雄霸天下、对酒当歌、梦回许都、关帝弘义、许君以昌、星宿灿烂、汉魏风骨、再见三国”等九个文化主题。水生态文明建设及水系连通工程的成功实施后,全长12.9公里的清泥河将从其间蜿蜒流过。滨河两岸将通过多种形式,将商业零售、文化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不同功能、业态和业种进行整合,形成以三国文化和自然风貌为基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式商业综合体功能为一身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区,水文共荣、商贸繁荣、文明宜居。

而其核心区域则以“梦回许都”、“关帝弘义”、“许君以昌”和灞陵桥公园为主,是彰显三国文化和汉魏文化的旅游观光区。目前在建的三国文化演艺中心,便是一个以情景剧再现许昌三国文化历史风貌的大型剧场,是“梦回许都”的主体建筑,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古代玉礼器中的玉璧及玉琮,建筑上部以玉璧为意向,底部取玉琮之神韵,汲取汉代高台建筑的设计手法,与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朴素辩证思想相契合。与其同时进行的,则是将精彩呈现于其中的大型情景剧。昌睿文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毛云飞非常自豪的告诉记者,这部情景剧将会带给人们极大的震撼,它站位高远,立意深邃,通过对三国风云的精彩演绎,会让人们对独具特色的许都记忆深刻;它导演一流、编剧一流、舞美一流,尤其是高科技全息成像,使观众如临其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视觉盛宴,更是全新的多种感觉的集合,就目前来说,在国内不是一流,而是堪称第一。

昔日“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而不久的将来,难道不会“梦回三国到许都”!它的精彩只是一个引子,以“梦回许昌”、“关帝弘义”、“许君以昌”和灞陵桥公园为主的核心文化区域,则是它徐徐展开的帷幕。而九大片区、十二大功能区的建成,则是它更为华丽的篇章。

2014年,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已成为了国家文化部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河南省A类重点项目、河南省旅游局重点扶植项目。它的建成与运营,不仅会为许昌市铁西区的文化、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会为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重属性的文化产业园,三国文化产业园在发挥极高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据估算,三国文化产业园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实现年营业额2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可直接解决1万余人就业问题,间接提供近7万余个就业岗位。

它还会提升许昌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拉动许昌经济增长,使以三国文化产业园为核心的三国文化产业聚集区土地实现快速升值,推动城市经营速度。

以水环境打造为基础,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文化发掘为依托,以旅游休闲产业为主导,三国文化产业园还将全面提升许昌文化旅游业发展,着力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推动整个许昌市东西两翼齐飞,实现城市均衡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深耕许昌厚重三国历史文化的三国文化产业园将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成为闪耀在中原大地的一座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旅游新城、经济新城,也必将作为一颗明珠点缀于未来林水相依、水文共荣、城水互动、人水和谐的新许昌。

 

 

                          转自2014年12月1日《许昌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