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昌先生和他的《荷语禅心》

标签:
杂谈 |
最近苏金昌先生送给了我一本他新出版的《荷语禅心》。为纪念朋友的新书面世,特写此短文以示祝贺。
我认识苏金昌先生是在2004年。那是我负责《走进许昌》大画册的编写工作,因选图片由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只知道他爱好摄影。但他的热情爽快在第一次接触中,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后来,我才发现他还是一位诗人,对生活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他是一位奇人,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奇思妙想;他是一位性格豪爽的人,跟他接触会让你轻松而透明。
有一天,我和同事到苏先生的办公室里去拜访他。这一拜访,使我对苏先生更加刮目相看了。看到了他的丰富,看到了他的执着,看到了的多才多艺。他兴趣爱好非常广泛,不仅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还是一个戏剧爱好者,曾亲手制作板胡,夫拉妇唱,整理豫剧曲牌上百个,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他在医学气功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是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会员,还能给人用气功治病。他还是中国民协陶艺委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国家注册税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员,是一个古书收藏者,一个双手同书和左手反书的书法家……
我们成了朋友,经常在一起谈摄影、谈荷、谈人生、谈自然、谈书法、谈艺术……
2008年初,苏先生准备把自己的关于“荷”的摄影作品整理出书,取名《荷语禅心》。当我看了他的《荷语禅心》样书时,我对苏先生又有了新的认识。荷,历来是人们的宠物,不仅是它的美丽的造型,出众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她高洁的品行。所以,有关荷的文章、诗词在历代的文学史都上随处可见。但苏先生的《荷语禅心》,却犹如给我们煲的鸡汤,清爽营养,让人回味悠长。
《荷语禅心》的视角很别致。苏先生看荷花,不仅看花,还看叶、看成长、看衰落也看环境。他视野中的荷塘,就是一个芸芸众生的世界。他所接触到的荷,个个有生命,个个有思想,个个有性格。它们在笑,它们在哭;它们在思索,它们在抗争;它们在寻觅,它们在品味。它们童年有童年的趣,少年有少年的梦,青年有青年的情,壮年有壮年的经,老年有老年的雅,暮年有暮年的完美人生。一个个活生生,一个个机灵灵。
《荷语禅心》的“禅心”可知作者为人处世的心态。谦逊、涵容、恬淡、重情、向上。在他的笔下,童年时天真烂漫,稚嫩可爱;青年时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壮年时品味出甜酸苦辣,百味人生;老年时随遇而安,进退自如;暮年时饴孙之乐,涅磐再生。还有那荷叶的不弃不离,情笃相依,苦乐相伴,厮守终生。它让人感悟到,植物尚能如此重情,何况人乎!它启示我们:人的一生应超然自处,蔼然处人。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方能达到“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情操。
《荷语禅心》的语言也很特殊。它非诗非词,但寥寥数语,通俗易记。像是在自言自语,像是在絮絮叨叨,但很耐人品味,发人深思。
《荷语禅心》还收入了一定数量的咏荷的诗词和有关荷的常识,有一定的知识容量。
这是一本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人才能读懂的书。
这是一本集观赏性、知识性、哲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书。
这是一本可视、可读、可品、可悟、可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