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红颜之《天国的车站》

标签:
天国的车站吉永小百合出目昌伸完美的世界伊斯特伍德三浦友和娱乐 |
分类: 电影 |
加代再度出嫁,新任丈夫是对她体贴入微的温泉酒店老板,但满心欢喜的她不会想到,迎接她的是又一个可怕得如同噩梦般的婚姻陷阱。
近阶段继续被日本电影吸引,又一连看了几部,片中大雪纷飞、冰天雪地的景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说《天国的车站》。出目昌伸导演,1985年作品,吉永小百合主演,我上一次看她的作品是山田洋次的《母亲》。《天国》借鉴了犯罪片的样式,其实要探讨的是女性的悲哀,故事很像日本版的《巴黎圣母院》。小百合饰演美丽的加代,男人们对她趋之若鹜,却又都心怀不轨,欺骗玩弄她的感情,占有她后要么把之当成摇钱树,要么只把她当摆设;唯有貌丑邋遢的西田敏行对她忠心耿耿,痴情一片,并不惜为保护她付出生命。从角色设置看,命运多舛的小百合有点像艾斯梅拉达,扮相丑陋、头脑简单、五大三粗的西田敏行则像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反派方面,如三浦友和饰演的花言巧语的桥本像菲比斯,小百合那个道貌岸然的后夫则像弗洛拉神父。
显然,《天国》的立意也有向《巴黎圣母院》致敬的意味,都对那些表面迷人内里肮脏的假象予以了讽刺和揭批,同时也对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的内在的真善美给予了热烈的颂扬。小百合尽管在片中是个先后杀了两任丈夫的杀人犯,但观众却一点也不会觉得她可恨可恶,相反会把那种咬牙切齿的憎恶的情绪施加到片中出场的那些男人们(除了西田)身上。影片肯定女性对幸福与爱的追求,也展示了这种梦想的一再幻灭——原因只在于男人们的负心与不负责任、心狠手辣(小百合经常遭到虐待)与霸道专制的操纵意识。
也因此,本片对男性恶的批判在我所看过的片中是前所未有的集中。片中加代的第一任丈夫和桥本,一个身残心废,经常毒打娇妻,一个巧舌如簧,始乱终弃,都是艺术作品中常见的批判对象。相对而言更复杂也更值玩味的是加代的后夫这个角色,此人面善心恶,阴险狡诈,在追求加代的过程中假装得温文尔雅善解人意,但在绞尽脑汁甚至设计杀害结发妻子占有加代后,粗鲁残暴的恶劣本性和蛮横的大男子主义就暴露无遗,加代由此陷入一个更为恐怖的深渊。编导借此角色揭示了,女性一旦委身于这种可怕的男人就面临失去自我的危险,小百合嫁给他就丧失了个体的意义,更毋庸谈什么尊严,她只是“老板娘”这个符号,而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着自我意识与思想的个人。为了摆脱掌控、赢回自身,小百合最终付出了再次杀人的代价。这种悲剧的诞生,源头当然在于这个男权社会。
和一般犯罪片不同,《天国》对待罪犯(小百合)的态度有明显的同情。其实很多电影都会这样,我们在观看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和罪犯结成了统一战线。电影里这样处理一般出于两种考虑:一种是像无数香港电影那样混淆黑白,制造噱头,一种则是像《天国》这样醉翁之意不在酒,犯罪及追捕、侦破等情节不是重点,深挖人性或者其他深层次的内涵或许才是关键。除了《天国》,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完美的世界》(1993)也是这方面的范例。随着剧情的演进,我们会发现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越狱杀人犯竟然有着一颗孩童般天真柔软的内心。——该片同样试图挖掘犯罪背后的深层的社会动因,如家庭暴力与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