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了慢性病,怎么办?——之四

(2009-02-19 15:10:19)
标签:

中医

慢性病

健康

黄帝内经

胆气

黄褐斑

黄疸型肝炎

养生

分类: 病人必读

恢复健康的五个方法

正如我在健康理念一文中所说的,真正有效的治疗方法,必定是很简单的。坚持以下五个方法,可以帮助你祛除每个慢性病。

1、子时睡觉。每天要求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7时起床。每天至少保持午夜12点以前累计有八个小时睡眠。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胆所主的时间。《黄帝内经》认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就是说,全身五脏六腑都要由胆来说了算。如果胆气通畅了,五脏六腑的气机自然都能通畅。气通则百病不生。并且,这样做对于患有脂肪肝和胆结石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胆气不调的症状呢?现实生活中每每见到不少人年龄不大,但眼眶下或者眼外周出现不少黄褐斑,或者老年斑,甚至脸色很暗,这都是阳气不足,少阳不能升清降浊,则瘀毒该降不降,集于面部(少阳经)的缘故。还有人经常不明原因地疲乏,提不起精神来,总想躺着,这也是少阳经气不畅通的表现。(现代医学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少阳主木,主春,主升发。阴邪内侵,阳气不能正常升发,就容易表现为衰老的症状。再如痛经、高血压、高血脂、乳腺病、痤疮、卵巢囊肿、头痛、失眠、甲状腺病等,都存在着少阳气机郁滞的病因。而顺畅胆气是调理少阳经气、促进人体阳升阴降的重要环节。当然,顺畅少阳的同时,还需要扶肾阳以治本。

子时一阳升,这个时间里,胆气要升,最好的养胆方法就是休息,然后一阳才能自然地升发。也就是说,我们要养胆之升,不要触动它,惊扰它。如何去做呢?睡觉,在子时之前入睡是最好的养胆子时的方法。而半夜喝酒,半夜去卡拉OK,我认为是在耗费生命,是不尊重自己的生命的表现。大家觉得这个可能不直观。好,我们看看自己的食指。这个手指是由木气升发所主的。大凡木气升发不利的人,比如经常睡觉很晚,超过1点钟的,这个手指大多伸不直,特别是第一指节的位置。观察一下,是不是这样?这表示木气伤了,也就是每天阳的循环周期在起动时出现了问题了。久了,就会损伤生命,这是毫无疑问的。再如,得过黄疸型肝炎的病人,在食指的根部大多会有一个小圆点一样的黄色的皮下改变。这个记忆是木气损伤所形成的。但木气慢慢地修复好了,这个记忆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子时睡觉养胆,可以促进人体气血生发。有了足够的阳气之后,不但能改善人体的肥胖状态,还能使皮肤的新陈代谢加快,皮肤会愈来愈光滑,肤色也会愈来愈健康。阳气够了,皮肤就会现出血色,脸上自然会呈现白里透红的气色。同时嘴唇也会出现自然的红润,女士们不需化妆也自然明艳光彩。阳气提升之后,脑部的供血会增加,会使人更聪明,反应更快。无论读书或工作,都会更得心应手。

2、不生气。生气是慢性病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和多数的疾病一样,长期生气会在人的身上留下痕迹。长期火爆脾气,经常处于发怒状态的人,多数会造成秃顶。从中医角度来分析,发脾气时,气会往上冲,直冲头顶,所以会造成头顶发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秃顶。

所谓的生气并不单指发出来的脾气,有些闷在心里的生气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生闷气会形成气在胸腹腔中横逆的气滞。妇女的小叶增生和乳癌很可能都是生闷气的结果。

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气太盛时会伤脾,导致腹痛,这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成因。生气会造成肝热,相反的肝热也会让人很容易生气。从中医的观点,怒伤肝,肝伤了更容易发怒,两者会互为因果而形成恶性循环。

3、谨养节气。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气机变动,产生二十四节气变化,人亦感之而阳气易于受损。因此,在节气日子如果能注意保养正气,则不易生病。所谓养节气就是顺应天地,是真正的法于自然。


对于农历月来说,这里有个节与气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个讲养生的比较重要的问题,一定要搞明白。节与气的日子,都是自然界的气在变化比较明显的日子。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应该如何呢?应该非常小心谨慎地将养我们的阳气,使阳气自然地跟随自然之气的变化。这样才是合于自然的道理。如何做呢?

具体方法就是在24节气变换的那一天里,注意以下几条,以使人身之气顺应天地自然气机的变化,从而避邪扶正。

1)清淡饮食。节气日子里不要吃肥肉、腥臭、油腻类的东西,最好能吃些素食,或多吃些水果,多喝些水。要戒酒。少吃饭或者不吃饭,让身体自己清理里面的废物。

2)戒房事。节气日子里,千万不可有房事。此时天地气机变动,如果耗损真精,则易于致邪入内。

3)不可劳累。节气日子里,可以适当活动,但不要劳累,或者辛苦工作,不可生气,也不可以思虑过度,或者烦恼过度。注意早睡。这样神静了下来,养了下来,人体阳气得以自然地跟随着天道以行。

4)坐禅、气功以养正。如果要练功,节气的日子最好不过。这样可以静心安神,顺应天地自然之气机,从而防病无灾。

慢性病患者,谨养节气非常重要。很多正气不足的病人都可能在节气变动时病情出现反复或者恶化。因为人体正气亏虚了,就不能随自然气机变化而变化,出现提前或者滞后。天地间的能量非常大,一个人的气场很小很小,人不可能胜天,只能顺应天地之气以将养五脏。如果逆了天地,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因此,如果顺应自然规律以保持健康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相关链接:

 

得了慢性病,怎么办?——之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cijq.html

 

得了慢性病,怎么办?——之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cir1.html

 

得了慢性病,怎么办?——之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cjae.html

得了慢性病,怎么办?——之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cmb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