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瞭望》评论:网络谣言止于“责任到位”

(2016-01-25 10:13:30)
标签:

网络谣言

责任

分类: 评论
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6年4期   1月25日出版
文/李松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近年来迅速崛起。作为自媒体,公众有了自由表达的权利,即有了更多的信息传播权。然而,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虚假消息也在利用网络渠道传播,而且传播范围广、影响大。
      据报道,近日在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指导的“2015年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报告会”上, 2015年食品安全10大微信谣言被曝光,其中,“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以举报处理数达到153228次登上榜首。
      最近一段时间,各类谣言充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而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类谣言尤为猖獗,已经干扰了公众的正常生活。
      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力量。而从公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由于公众更关注一些新奇、颠覆常识的信息,这让谣言更容易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法律法规只是对“谣言首发者”有一定约束,而对大量的谣言转发扩散者,因为存在着涉及人员广泛、信息传播源广、第一发布时间难以确定等诸多不定因素,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追责。这也就造成了“法不责众”的情况,让转发和传播谣言者更加肆无忌惮。
      面对网络谣言,一味要求公众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实际上很难做到。尤其是突发事件,公众急于想要了解事件真相及其进展,但又无法掌握一手材料、缺少专业判断能力,让谣言传播有了更大的空间。
      遏制网络谣言,不仅要靠法律,还要靠教育;不仅要改风气,还要改氛围。首先,政府有必要承担起责任,加强舆情监测和疏导,及时发现网络谣言,并务必在第一时间主动利用主流媒体,及时快速对外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迷惑,让谣言“见光死”。
      其次,除对首发者严惩,还须对转发和扩散者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作为广大网民,心中应有道德和法律底线,要不断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网络素养。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时,甄别一条信息的真伪,最可靠的方式是看消息来源,不是正规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不要轻信和转发。
      第三,完善网络后台相应的管理机制。对于一些信息发布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等,需要加强管理,不能让其为了吸引眼球、抢占卖点,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对信息发布平台的掌控,对造谣传谣听之任之。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责任。只要社会各方能够“责任到位”,网络谣言就会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