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4年第24期 6月16日出版
文/李松
据教育部消息,目前教育部正在开展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重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将督促有关高校及时整改,确保今年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今年高考前夕,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经查,蔡荣生在学校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中为考生提供帮助,收受贿赂1000余万元。高考刚结束,媒体又爆出“校董捐款换高校点招名额”的新闻。这更加剧了公众的疑虑,社会上叫停自主招生的呼声渐高。
作为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个修补,自主招生打破了“一考定终生”的格局,给了考生更多机会。同时,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形成更多元更立体的招生体系,也更有利于高校选拔到需要的个性化人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面对公众对自主招生公平公正问题的担忧和焦虑,自主招生不能因噎废食。当务之急最需要反思的并不是自主招生废存问题,而是如何通过规范让其实至名归。
当前,自主招生普遍存在两大弊端。从评判标准上看,多数高校的自主招生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一般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突出,比如学业成绩、智力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而这些指标,客观上难以量化,这就赋予了招生人员极大的自由裁量权,为“权钱交易”提供了便利。
从监督机制来看,多数高校招生权力掌握在行政人员手里,学校内部缺乏民主决策机制,加之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在招生标准设定、自主选拔、面试环节容易藏有猫腻,以致自主招生被异化成变相的降分录取。
要根治自主招生腐败,避免自主招生信用破产,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科学制定自主招生学生评价标准。积极探索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的综合评价体系。把社会实践表现、教师评价、道德素养等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其次,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建立健全“集体议事、集体决策”机制。由委员会全面负责,独立、公开进行自主招生。
第三,推进招生信息全面公开,包括提前发布自主选拔录取简章,全面公开报名条件、申请办法、考核流程及录取办法等信息;公示入围学生名单及其测试成绩、享受的录取优惠分值、录取结果等。将自主招生置于社会监督的阳光下,健全独立的第三方监督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