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李松散文集《一个人在路上》(2013年,华夏出版社) 当当、淘宝等网站及全国书店热销
文/李松
也许在我即将离开这个忙碌、喧嚣的尘世时,我会呆呆地面对天花板,问自己一个这样的问题:在你的一生中,曾经有什么给你带来过最大的快乐?我会毫不犹豫地说:“金钱!”
真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白痴,没有谁不想金钱,而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又不是谁都能拥有金钱。
我就一直想发财,想拥有金钱。以前每年收到一大堆朋友寄来的兑奖明信片,报纸上登了中奖号码,明知自己财运不佳,但忍不住还要厚着脸皮,一张张去核对。大奖不指望,中奖也不想,小奖是二分之一的概率,总以为会有几张,结果竟然一张也没有。尽管从小就接受教育,要拾金不昧,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也要交给警察叔叔,但我一直很卑鄙地想,捡到钱我就不交。于是总喜欢低着头走路,希望能发一点意外之财。当然也捡到过一些,记得最多的一次是十元,刚想揣到兜里,不想又被丢钱返回的小女孩逮个正着,给认领了。有一次到长沙,见到大街上有人摸彩票,摸到一辆轿车,眼红得要死,就咬咬牙,花了五十元卖了十张,颤抖着手刮开号码,一对,一点边都没沾到,只好自认了。再后来想炒股票,想炒国库券,想开商店,但所有发财的念头,都是一闪而过,没有付诸行动,也就不可能有发财机会。人就是这么一种很怪的动物,你愈不能发财就愈想发财。
世界银行1997
年发布的一份题为《共享不断提高的收入》的报告指出,中国80 年代初期在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基尼系数是零点二八,到1995
年是零点三八。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这一数据除了比撒哈拉非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稍好外,贫富悬殊要比发达国家、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都大,全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十五年内收入差距变化如此之大。如果短期内没有政策来调节的话,还会继续恶化。大量的收入在富裕阶层沉淀,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较大。
当时看完上面这则新闻,我觉得自己在慢慢滑向社会底层,心里更是堵得慌。再回过头看看,有钱人开着“奔驰”“宝马”“奥迪”横冲直闯,住着豪华别墅吃香喝辣,我的心理怎么也无法平衡。有钱人,正在渐渐
击溃我最后的心理防线……
如果说金钱是万能的,那太过于夸张,但我又不得不承认,现世万物,金钱是唯一可以交换一切的万能工具。我之所以对金钱有那么强的占有欲,主要是钱可以实现我的许多梦想。
如果我有钱,我会把更多的钱救助别人。因为“得到”的最好方式是“给予”,真正的快乐来自帮助别人走出困境,教他们如何取得成功。
如果我有钱,我会获得了一生中的最大自由。如果愿意,我可以继续工作,但也可以大胆向工作单位提出改革之言。倘若他们忠言逆耳,说我“犯上”,要解雇我,我尽可嗤之以鼻。
如果我有钱,我会尽情追求我的爱好。不必再留着平头,接受一个又一个老板的面试,而是可以做我想做的写作、园艺、钓鱼、阅读、度假、网路冲浪等事情。
如果我有钱,我会穿着牛仔裤出现在奥迪轿车的经销商面前,他们毕恭毕敬地在我周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选购。最后,我选中了一辆。
他们问我是否需要贷款,于是我说“我付现金。”马上,总经理拿着两份饮料从里面走出来,拍拍我的后背,就像久未谋面的老朋友一样。
这一切诱人的想象要变成现实,都需要金钱。这狗日的金钱!
在我这一生中,我不能不热爱金钱。没钱的尴尬是令人难忘的。因为在商品社会里有了金钱,就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食品、时装、房子、轿车……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部叫《一个也不能少》的电影。我发现导张艺谋在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代课教师魏敏芝先是追着喊着找村长,想要的是那50
元的代课费,后来她阻拦一个学生到县少体校去集训,所担心的,也是怕少了一个学生就拿不到50元钱。再然后,她到县城去找张慧科,也是怕那50
元黄了。高老师连手指头都拿不住的粉笔也舍不得丢掉,而是用指甲夹住了继续在黑板上写字;二十多个从来没有看到过可口可乐的学生轮流着喝一罐“很贵”的可乐……如果有钱买很多很多粉笔,如果有钱买很多很多可口可乐,也许就没有魏敏芝和她的学生们的窘迫了。
还有1999
年年底,我从云南到北京沿途骑自行车宣传环保,在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到了河南开封市,便去邮局取钱,想不到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没联网,取不了,你只有回郑州才行……”一下把我弄得手足无措,现在我已身无分文,从开封市到郑州八十多公里,我怎么回去呢?天无绝人之路,我不是有我们当地环保部门的介绍信吗?可以先到开封市环保局看看,或许他们能先借我一下。到环保局,他们热情地接待我,又让坐又倒茶的,可当我一谈到借钱的事,该领导脸色变得阴沉起来,最后干脆说我是骗子。我辩解道:“我有身份证和环保局的证明!”局长却也幽默,他说:“这个年代连处女都有假的,身份证和环保局的证明又算什么?”于是,不容我说,就把我赶了出来。那次因为缺钱而受辱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由此,我要努力赚钱。在滚滚红尘的商品大潮中,我见过尔虞我诈的交易方式,我见过互相倾轧的世态炎凉,他们许多人为生活或理想追求着金钱。在金钱面前,手足之情、邻里之情、同事之情有时显得微不足道;我又看到一些人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贪污腐化,搜刮民脂民膏;一些暴富的大款嫖娼赌博,一掷千金……尽管他们用金钱解除了物质上的贫困,但那种情感上、精神上的贫困是金钱无能为力的!因此,我对金钱也多了些戒心,觉得金钱太多和太少都不是好事。如果太有钱,我能否把持住自己呢?唉,金钱,这狗日的金钱!
经历了一些世事,对金钱,我也多了一些坦然,觉得只会赚小钱自己不甘心,不能赚大钱我不会遗憾,就像台湾作家罗兰所说:“我这一生,从未希望过自己会大富大贵,但也不愿自己手中无钱。依我的想法,最恰当的财富是当我在路上步行遇雨,手中能有余钱可让自己随便买一把伞,这就是很惬意的生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