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电视。倒不是不喜欢看,主要是因为工作性质,电视剧看得正上瘾,结果有事就断了那么几集,心里老惦念着,常常造成遗憾。有空的时候,在家里上网看新闻,上天涯社区,看人家斗嘴,自己也参与。无聊时在中国游戏中心打打三打哈,斗斗地主什么的,赚点金币,也很有成就感。干了点事,也记录下来,写几篇小文,自我欣赏一番。
最喜欢看的电视,与我老婆不同。我喜欢看记实类的,或是历史剧,总觉得看这类电视,多少能有些收获,比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而老婆则喜欢看言情类的,尤其是琼瑶的作品。因而,有了好的历史剧,一般从网上BT下载,一个人慢慢地欣赏,有时一看一通霄,恨不能一口气全看完,次日只好抽空大睡。
4月初,《施琅大将军》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并没有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女儿看新闻,打开电视,偶尔现出几个画面,右下角有“施琅大将军”几个字,知道是历史剧,看过《康熙大帝》,也知道就是那个平台的人。这段历史也还记得一些,也就不去管它了,自个儿上《天涯社区》玩。
让我BT《施琅大将军》的,是天涯里的争论不休。关于施琅到底是英雄还是汉奸的辩论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有人将施琅奉为民族英雄,有的则认为他是大大的汉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本来就是认识上的问题,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历史,认识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相反。于是好奇,颇有耐心地下了三天,37集电视才下完。
没日没夜地看了三天,37集全部看完。感觉这电视剧有些怪怪的。一是那些宣教式的语言太多,与现在社论上的话简直一模一样,明显地留下古为今用的痕迹。有些话重复多次,感觉就是在灌输。二是施琅出征时带着五个孩子,有三个孩子未成年,一个还仅仅只有7岁,打仗的时候,让人抱着,还真斜门。三是在台湾的内线宾客司傅为霖非常弱智,竟明目张胆地带走海防图,还画那么大一张,放在箱里一搜就露。演得也很猥琐。
不过,那些年轻演员演得很好,看他们的表演成了一种享受。在我看来,康熙、阿曼、姚云、公主海葵这4个人成了这部戏主角,要是没有他们出色的表演,我绝不可能将全剧看完的。还有刘国轩,既有民族大义,又很有骨气,演得很到位。倒是主角施琅,演得没有底气,也不知是演员不喜欢这个角色还是演技差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