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宋初“三体”诗 

(2007-03-28 14:44:34)
标签:

宋朝

西昆体

晚唐体

分类: 朱笔纤描
    宋初诗坛诗派林立,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桐江续集》)所说,主要有“白体”、“昆体”、“晚唐体”三派的分别。
    吴之振《宋诗钞》尝言:“是时西昆之体方盛,王禹偁独开有宋风,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受此说影响,许多人把王禹偁看作是西昆体流弊的拨正者,认为他在创作上继承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精神,以对抗西昆派的形式主义逆流。其实,在西昆体流行之前,王禹偁早已成为名家,应归入宋初的“白体”诗派。从时间上说,西昆体是在西昆酬唱诗结集之后方盛行的,据杨亿《西昆酬唱集》序,这些诗作于1004——1007年之间,这时王禹偁早已逝世,所以他与“昆体”毫无关涉。
    
    西昆体和晚唐体在宋真宗一朝繁盛,而在之前风靡了近半个世纪从宋太祖到宋太宗的诗风,则是以当时的文坛巨子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白乐天后期的唱和诗,多反映官场生活的应酬、消遣之作,留连光景,吟玩情性,依韵相酬,属对工切而浅近刻露、圆熟平易。王禹偁则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进而学习杜甫的诗歌,所谓“本以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其《赠朱严》诗云:“唯怜所好还同我,韩刘文章李杜诗。”
    王禹偁字元之,山东巨野人,今存《小畜集》三十卷,曾孙王汾编《小畜外集》十三卷。王禹偁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如《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该诗有近于晚唐体的平淡清远,王禹偁既是宋初四六文的高手,还擅长写辞赋骈文。王禹偁可谓的风气之先,其白体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宋初的晚唐体诗派,多学晚唐贾岛、姚合诗风,其首推林逋,得到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的赞誉,认为其远出同时侪辈之上。林逋字君复,钱塘人,居所植梅畜鹤,人因谓“梅妻鹤子”,是宋初有名的隐士。长期与西湖、孤山相厮守,足迹不及城市,与“九僧”、潘阆、魏野等晚唐诗人一样,以江湖散人之诗装点山林,用细碎小巧的笔法写清苦幽静的隐居生活。林逋为人,格尚淡远,颇有自得之闲情雅致。以歌咏西湖为主的诗,写的最多,也最出色,象西湖一样有澄淡秀逸之美:其咏梅诸什,脍炙人口,尤以《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晚唐诗风格体人皆所知,此处不做赘言。
    
    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密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
    《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十七位,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其他为崔遵度、李宗谔、陈越、李维、刘骘、丁谓、刁衍、张永、钱惟济、任随、舒雅、晁迥、薛映和张禀等人。《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二百五十首,杨、刘、钱三人的作品就有二百零二首,杨亿于《西昆酬唱集序》中主张“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这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体现,创作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讲究声律文采,修辞重用典。其长处为文辞密丽,气象典雅,扫灭五代衰飒弊习,创造纯宋人之诗歌,西昆体诗具有堂庑大、气象宽、思致深的特点,往往能就一事一题兼虚实而涵古今,讲究措辞寓意之深妙和清峭感怅。西昆体诗人作诗时注意修辞,重格律和借代,音节铿锵,属对工整,设色浓丽而富情感性,颇具李商隐的“沉博绝丽”之风,西昆体与后来的江西诗派,从论诗宗旨、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到诗学渊源都有相同或相近的地方,黄庭坚就主张用昆体工夫造老杜浑成之境。西昆体代表杨亿,其《南朝》:
    五鼓端门漏滴稀,夜签声断翠华飞。繁星晓埭闻鸡度,细雨春场射雉归。步试金莲波溅袜,歌翻玉树涕沾衣。龙盘王气终三百,犹得澄谰对敞扉。
    西昆体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诗人作诗过分依赖修辞而缺乏感觉,甚至仅靠拾前人作品中的“芳润”,重新加以组织而成诗,产生以文字为消遣而毫无内容的应酬作品,虽词藻华丽、声律谐和、对仗工整,但只是玩弄词章典故而已。宋人作诗即使借用前人作品的题材和意象而缺乏真情实感,仍能象诗,靠的就是修辞方面尚有工夫。这也就是非诗之诗能在宋代大量产生的一个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姑爷
后一篇:五碗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