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 丛林女孩

(2016-09-18 09:42:31)
标签:

婆罗洲

trusmadi

junglegirl

热带雨林

分类: 地理志-千秋·家国·梦
       去过两次马来西亚之后,一直有个环婆罗洲的梦想。原本计划暑假和朋友们去美国,但是签证被拒后,转头看到张巍巍老师招募去婆罗洲找昆虫,于是顺理成章、毅然决然地打算再次踏上婆罗洲的土地。赶在八月中旬出发前看完华莱士的《马来群岛自然科学考察记》(The Malay Archepelago),说来惭愧,这本书去年夏天在云南的时候由朋友推荐,拖拖拉拉一年才看完。华莱士的路线是许多自然爱好者的梦想,这次尽管只完成马来西亚部分,而且基本重复了之前的线路,但却有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是三刷婆罗洲。第一次出国到马来西亚的沙巴和沙捞越,完全没有经验,只是复制了普通的游客线路,基本是跳岛游,而且绕圈子东马西马来回走,不过这对马来西亚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二次去沙巴亚庇时间很短,带着工作上路,旅行即生活,大部分时间工作,抽空跟着路上的朋友去了神山和一些宗教经典,并迷恋上每天傍晚去海边看夕阳,乐此不疲。我不习惯早起,鲜少能体会到日出的美丽,但落日的壮丽怎么也不会错过。我想,欣赏落日余晖,也会成为秉持终生的爱好;这一次去沙巴,计划完全户外游。我是从低端户外运动开始爱上旅行,却远离户外多年,也许从未真正进入,但一直深爱运动。这次旅行是多重意义上的回归之旅,事实证明,这样的旅行真正为我所爱。回头看,从西藏巴松措骑行,到兰卡威环岛骑行,打沙滩排球,到云南无量山徒步采标本,再到这次在婆罗洲攀登两座高峰,一路上除了植物和动物,我在旅行中最美好的体验都来自于运动。
       这次拍虫子的地点在特鲁斯马迪山(Mt. Trusmadi)。去了两次沙巴,但我对这座山闻所未闻。根据招募的资料大致查了一下,知道这座山是马来西亚第二高山,最高峰海拔2642米,位于亚庇东南方70公里处。特鲁斯马迪山也有针对游客的徒步小径,据说比神山还难爬,但是这座山脉绵延几百里,不知道在哪座山头。营地管理人员Clara从市区接上韩老师、耿慧、小崔、小郑、加上我五个人,直奔丛林女孩营地(Camp Jungle Girl)。
       我们在中途的一家餐厅吃了午饭,和第二期的人员换了车,从小巴换成了越野皮卡。然后,我们继续向南,经过一座Apin-Apin镇,镇子有类似芦笙的乐器雕像,营地管理人员阿敦带我们采买了几天的蔬菜、水果,又在另一处超市买了补充物资,我买了三版电池。然而,这些电池不足以维持一周的夜间拍摄,4节电池只能勉强用两个晚上的闪光灯。我不太会用闪光灯,没有提前购买充电电池,后面经历了借电池、买高价电池,成为这次旅行最大的失策。一路车辆很少,路况不错,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田野,有时经过几座小教堂,有时经过马来人的双层小楼,一派热带田园景象。然而,峰回路转,车子最后驶入土路,才见识到越野车的作用。土路一往无前,指向一千多米高的山脉,车辆颠来倒去,打个盹儿都不能靠着椅背,不然必定不断撞头。山路蜿蜒,大部分坡度在50度以上,很考驾驶技术,坐在车上心下也有些惴惴。幸好这条道路尽管颠簸,却不像国内南方地区那样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这里的悬崖边上有一米多宽的泥土带,上面长满了植物,旁边还挖了排水沟,坐在车上只担心车辆后退,而不用担心坠入悬崖,感觉安全了许多。后来才知道修建这样一条土路是30年前砍伐木材所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这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仍然是次生林。
       http://s7/mw690/001zCUjLzy74WeI3gLc16&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6/mw690/001zCUjLzy74WfvOS8dd5&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8/mw690/001zCUjLzy74WeJ7qDB57&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车子在土路上行驶了两三个小时,绕过几座山头。在车上眼睛看累了,只得强撑着背迷糊了一阵,约莫三四点钟才抵达丛林女孩营地。巍巍老师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其他队员早已乘坐另一辆车到达。张巍巍老师人称鼻祖,是许多昆虫爱好者的启蒙老师,有多本昆虫著作,还有许多昆虫是以他的名字命名。身为昆虫大牛,他却非常可爱、非常友善。韩老师和学生耿慧到婆罗洲采集夜蛾,小郑采集甲虫,参加全部三期的“蝽姐”采集猎蝽,小崔也是昆虫专业的学生。只有我全程打酱油,在昆虫知识上完全小白,跟着各位专业人士学习。
       丛林女孩营地专门接待各国的科学考察团,提供食宿和向导。食物丰盛美味,居住条件也比想象的好很多,大家可以心无旁骛地钻营昆虫。这里尽管只有1200米高,晚上却风大、寒冷,没想到热带的高山这样寒冷。营地的活动区是一个开放式区域,一进去就看见窗户上趴着蛾子、螽斯等昆虫,瞬间让人进入昆虫的世界。
       http://s10/mw690/001zCUjLzy74WeU60fTe9&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2/mw690/001zCUjLzy74WeZKUhJ4b&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4/mw690/001zCUjLzy74Wf6G5dV23&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6/mw690/001zCUjLzy74WfadlG75f&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3/mw690/001zCUjLzy74Wf7P51yec&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3/mw690/001zCUjLzy74WfocE2mf2&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6/mw690/001zCUjLzy74X7jm4lFaf&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5至9月是婆罗洲的旱季,Trusmadi山非常干燥,开花植物少,昆虫种类也少,许多人吐槽这个季节昆虫收获太少。虽然热带地区只有雨季和旱季,但植物和昆虫仍然恪守着四季的规则,植物和昆虫出现的季节各不相同。四五月是开花季节,昆虫种类最多,看来以后还得换个时间来。
       Trusmadi山的土壤主要是黄色黏土,低地山脉是龙脑香树森林。婆罗洲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看婆罗洲的纪录片,赫然得知这里的土壤非常贫瘠,让我颇感诧异。这次到Trusmadi看到干燥的黄色黏土和路边较为单一的植物,才觉得这里可能确实贫瘠。这里阳光充沛、雨水充足,植物众多,为何却土地贫瘠?贫瘠的土地上为何孕育出如此众多的物种?百思不得其解。
       婆罗洲是龙脑香树的森林,我却并不认识龙脑香,远远望去看到许多开花的树木。婆罗洲热带雨林乔木众多,乔木高达30米,人走在其中显得异常渺小。山脉大部分被植被覆盖,道路两旁的斜坡上长满了二叉分枝的假芒萁,这种不断分叉的组织结构图一样的几何结构非常有趣,不知道最多可以分几层。除了假芒萁,这里的蕨类植物非常丰富,最显眼的有莲叶状的双扇蕨,还有高达两三米的树蕨。蕨类嫩芽的弯曲形状充满了几何美感,翻老底看孢子囊也是欣赏蕨类的赏心乐事。似乎在热带和亚热带物种丰富的地区,蕨类植物都非常繁茂。
       这个季节,野牡丹科是繁茂的开花植物之一。路边花开最艳就是桃色的野牡丹,除了这种木本野牡丹,营地后面的树林和最高峰的树林里还有一种矮小贴地的草本野牡丹科植物,花朵只有米粒大小,果实像迷你翡翠高脚杯。营地后面的树林我只去过两次。初来这里胆子不大,不敢贸然单独走进森林。逡巡着跟在营地工作的两个菲律宾女人后面,才稍微深入一点。树林里同样干燥,踩出的一条道路上铺满枯叶,里面的植物很多,种类却并不十分丰富。比较特别的有一种开着小杯子状花朵的植物,比手掌还大的菝葜拖在地上,雨林中藤蔓蜿蜒。由于枯叶太厚,里面的苔藓只有爪哇白发藓和另外一两种苔藓。树林靠近营地的坡上有一块空地,阳光很容易透进,我在那里看到一只眼蝶,地上有几个甲虫堆砌的“炮楼”。
       我曾在去灯诱点的路上看见两个菲律宾人带着小狗小白下到路边的一处取水点。后来某个下午循着这条路往下,很短的路程就到了很小的一处取水点,一根树木横亘在沟口,无法继续往山下走。营地的水都是用很大的蓝色塑料桶去各处水沟取山泉,而蓝色塑料桶也是马来西亚常见的蓄水设备,使用方便。这处取水点有趣之处在于开凿的一段土路,不像咱们梯子般的下坡路,一阶一阶直上直下,而是盘山路般U形弯道,节省体力,也有益于膝盖。
       http://s15/mw690/001zCUjLzy74WE7Fn4y1e&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5/mw690/001zCUjLzy74WEnjmVSb4&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5/mw690/001zCUjLzy74WIjfVRi84&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假芒萁Sticherus laevigatus:壮观的二叉分枝)
       http://s8/mw690/001zCUjLzy74WIyO31Z17&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双扇蕨Dipteris conjugata)
       http://s11/mw690/001zCUjLzy74WIdBmxs1a&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Areca槟榔属)
       http://s6/mw690/001zCUjLzy74WEld0vr05&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
       http://s5/mw690/001zCUjLzy74WIRsFIUf4&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
       http://s5/mw690/001zCUjLzy75pBTF8UY34&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在营地考察的七天时间里,除了晚上灯诱看虫,我们白天会在营地附近的地上搜索,也松散地跑了几个地方。第二天下午我们沿着来时路往回走,这片地方较为开阔,可以远眺群山,早上鸟儿也在两边山谷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甚至一天早上我还听到了山谷里猿猴啼叫,叫声先慢后快,抑扬顿挫,逐渐紧迫起来。两公里外有一条岔路口通向最高峰,我们那天却连岔路口都没有走到,却也颇觉得累,又担心天很快黑,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赶回去。幸好碰到办事回去的皮卡,搭了顺风车回去。
       第三天,我们全部人去了最高峰所在的山头。路上倒不像平常路那样陡峭、颠簸,而是穿过大片禾本科草丛,小郑坐在后面货厢还看到飞翔的鸟翼蝶。车子在路上停了两三次,原来道路被倒塌的树木阻断,营地的三位工作人员兼向导很有经验,拿着电锯、斧头锯树伐木,做开路先锋。热带雨林每天都有树木倒塌,路边的树木很容易形成路障。山脉大部分被植物覆盖,但是也有几处塌方地段,植物完全无法在松软的土壤扎根。有的地方塌方后据说好几个月才通路。车子在最高峰下面的营地停下来,营地只有简单的露营场所(空地),旁边兴建了4个厕所。我们从空地往上爬,道路稍有些崎岖,但还算好爬。爬了将近两百米,在一根腐烂的树桩里看见蜈蚣抱蛋,其他昆虫几乎一无所获,于是决定不再继续攀爬。我往上爬了几步,看到洪水沟一样的宽道横亘而过。
      到了山下吃了些饼干,便继续乘车往另一处地方赶。途中趟过一条溪流,我们便下车沿着溪流看看有什么发现,营地人员便拿着木柴、烧水壶和锅,在溪边的卵石滩上架起炉灶煮面条,这路餐算是野外大餐了。我下了车赶紧往回走,回来的路上看见不远处有红花,以为永远错过,没曾想车子停在不远处,这真是意外惊喜。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稍远处树枝上的红色花朵,像是某种杜鹃,这是我在Trusmadi看到的最艳丽的花朵。溪边的岩壁上吊着几个橙红色的悬钩子属果实,营地工作人员蹚水过去摘给我们,我吃了一个,味道有些干瘪,缺少水分,不太可口。
       后来,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分手,巍巍老师去另一处湖泊拍大型动物,我们则坐车往另一条侧道找虫子。车子停在一个草本植物繁茂得几乎占据了道路的地方,我们下车一边找虫子,一边往回走。道路两旁仍旧长满二叉分枝的假芒萁,草本植物最受直翅目的青睐,不过大家都不研究这个方向,对此也不太有兴趣,而这里很少其他昆虫,小郑和蝽姐拿着两个捕虫网也没有收获。我们在路上看见新鲜的动物粪便,营地工作人员说是鹿的粪便。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大雨,我们赶紧穿上雨衣,回到岔路口,不久巍巍老师也坐车回来,同样一无所获。
       http://s1/mw690/001zCUjLzy74WIuvtwQ50&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8/mw690/001zCUjLzy74WIXn6S327&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 (L.) Merr.:又名树仔菜、五指山野菜、越南菜、田绿香,大戟科守宫木属常绿灌木。)
       http://s11/mw690/001zCUjLzy74WJ3vRNgda&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3/mw690/001zCUjLzy74WJcKWUQdc&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6/mw690/001zCUjLzy74WJ78nNl5f&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mw690/001zCUjLzy74WIN6zioe0&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7/mw690/001zCUjLzy74WErisbcc6&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6/mw690/001zCUjLzy74WIHGONp1f&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隔天,我和巍巍老师、小崔乘车去了来时路上的另一处取水点附近,坡上有一个小亭子,据说用来观鸟。我们下车后什么鸟也没见着。蓝天在上,黄土在下,一幅美好的热带景象。我们下车往回走,路边有两眼猪笼草,还有一棵乔木上吊着长长的紫色花朵,像流苏一样。一只黑色紫斑蝶辗转腾挪,停在小崔的裤子上。昆虫仍然不多,印象深刻的是野牡丹花中飞舞着蓝色的蜜蜂,据说是木蜂,个体比熊蜂还大,真是人外有人,蜂外有蜂。后来,我在营地后面的山坡,也在神山附近、在姆鲁都看见了木蜂,只是这货体形硕大、身手敏捷,难以一睹真容。
       某天早晨,我又跟着巍巍老师和小崔在营地外面的水沟里摆拍竹节虫,没想到竟意外看到几只“莫西干头”。早就听巍巍老师说排水沟里能够找到这种像“莫西干头”一样的昆虫,但它的个体之小,出人意表。体型约莫只有大拇指甲盖大,灰褐色的外形很容易藏匿在黄土山坡,难怪一直遍寻不着。后来我自己走这条路的时候也刻意搜寻,却再也没有看见。
       倒数第二天下午,我们坐车去了Trusmadi山的小溪边。这条路朝着向前的道路深入丛林,是我在这里唯一一次向另一个方向前行。路上依旧干燥,还有一处容易塌方的松散路段。车子拐了几道弯,停在小溪边的平台上。我穿着溯溪鞋,正好可以踏水而行。溪水干净、清冽,走在深及小腿的溪水中,比怪石嶙峋的溪畔好走许多。溪水中有二指宽的褐色小鱼,嗖地一下从上游游到溪水中的石头下面。小溪两岸的植物与雨林中大为不同。第一次看见开花的竹子,也有树干上长满果实的榕树,还有一种爬藤植物的亮红色小果挂在枝头,非常亮眼。水边岩石上苔藓种类非常多,一改老是爪哇白发藓的境地,蕨类也不再是常见的假芒萁。果然水分充足的地方,物种更加丰富。我们蹚水走了大约500米,溪边只有色蟌等少量昆虫,于是折返回去,驱车往回走到一个长满假芒萁和禾本科植物的空地,昆虫更少。溪边探险就此结束,Trusmadi的探险也行将结束。
       http://s15/mw690/001zCUjLzy74WIKbl1Q4e&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5/mw690/001zCUjLzy74WJk6lYide&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7/mw690/001zCUjLzy74WJgd8ZE86&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15/mw690/001zCUjLzy74WFA9qqy2e&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3/mw690/001zCUjLzy74WIqXhNE12&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9/mw690/001zCUjLzy74WIEi9p628&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两眼猪笼草Nepenthes reinwardtiana)
       
亚庇是世界闻名的落日天堂,不仅在海边有壮丽的落日,山区同样如此。天气晴好的傍晚,基本每天都有火烧云。我在Trusmadi山看到两次火烧云,一次是第四天傍晚在山区护林站灯诱,虫子没见到多少,晚霞却着实惊艳了一把。站在山坡上,眼前是一览无余的开阔山区,晚霞中心在左边八点钟方向。眼前大开大阖的山景,天空万道霞光,让人完全沉浸在瑰丽的世界,这是我喜欢落日的原因,整个世界都是绚烂。最后一次火烧云是我们离开前一晚,从厨房侧面看见天边的云彩,便顾不上吃烤鸡,拿着相机爬上营地对面的小山坡,遥望落日余晖,心中无比贪恋。天黑之后,就是完全的昆虫世界。
       有幸和植物学家一起采集植物标本,和两爬学家一起找青蛙,这次和昆虫学家们一起看昆虫,不仅见识到真实、绚烂、生机勃勃的昆虫世界,而且学会与昆虫相处。原来不敢捉昆虫,现在能用手抓甲虫的角,可以任由昆虫在身上扑腾,可以在蛾子扑棱的桌子上吃饭,也能把虫子从食物里或水里扒拉出来后淡定地继续吃饭喝水。拿电筒一个人走夜路去灯诱点,虽然心里有些害怕,但也能鼓起勇气走上一个来回。
       从这次考察中,了解到昆虫学家们的野外工作方式。他们白天主要制作昆虫标本,比如韩老师和耿慧每天都在制作夜蛾标本,这些夜蛾比小指甲盖还小,钉昆虫针真是细致活。晚上的工作主要是灯诱采集标本。营地外面两三公里的路上,一共设有10多个灯诱点,天黑后,我们会去左右两边的灯诱点找昆虫,路程虽短,但是一圈跑下来,我都觉得脚酸,通常每晚走一圈就偃旗息鼓。昆虫学家们却要往复好几次,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只为获得更多的收获,晚上回来也要拾掇一番,甚至制作标本。他们循着昆虫的习性,昼伏夜出,工作时间很长。这只是初期的标本采集工作,后续工作更加繁杂。成为科学家,是长期努力工作的结果,是体力与脑力的结合,是全情投入的结晶。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得益于这些用科学丈量世界的人!
       http://s7/mw690/001zCUjLzy74WfcYI1Ua6&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4/mw690/001zCUjLzy74Wf2qhnZ03&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2/mw690/001zCUjLzy74WeXRwOd71&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http://s4/mw690/001zCUjLzy74WfxqBlpa3&690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丛林女孩"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