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林女孩" />
5至9月是婆罗洲的旱季,Trusmadi山非常干燥,开花植物少,昆虫种类也少,许多人吐槽这个季节昆虫收获太少。虽然热带地区只有雨季和旱季,但植物和昆虫仍然恪守着四季的规则,植物和昆虫出现的季节各不相同。四五月是开花季节,昆虫种类最多,看来以后还得换个时间来。
Trusmadi山的土壤主要是黄色黏土,低地山脉是龙脑香树森林。婆罗洲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看婆罗洲的纪录片,赫然得知这里的土壤非常贫瘠,让我颇感诧异。这次到Trusmadi看到干燥的黄色黏土和路边较为单一的植物,才觉得这里可能确实贫瘠。这里阳光充沛、雨水充足,植物众多,为何却土地贫瘠?贫瘠的土地上为何孕育出如此众多的物种?百思不得其解。
婆罗洲是龙脑香树的森林,我却并不认识龙脑香,远远望去看到许多开花的树木。婆罗洲热带雨林乔木众多,乔木高达30米,人走在其中显得异常渺小。山脉大部分被植被覆盖,道路两旁的斜坡上长满了二叉分枝的假芒萁,这种不断分叉的组织结构图一样的几何结构非常有趣,不知道最多可以分几层。除了假芒萁,这里的蕨类植物非常丰富,最显眼的有莲叶状的双扇蕨,还有高达两三米的树蕨。蕨类嫩芽的弯曲形状充满了几何美感,翻老底看孢子囊也是欣赏蕨类的赏心乐事。似乎在热带和亚热带物种丰富的地区,蕨类植物都非常繁茂。
这个季节,野牡丹科是繁茂的开花植物之一。路边花开最艳就是桃色的野牡丹,除了这种木本野牡丹,营地后面的树林和最高峰的树林里还有一种矮小贴地的草本野牡丹科植物,花朵只有米粒大小,果实像迷你翡翠高脚杯。营地后面的树林我只去过两次。初来这里胆子不大,不敢贸然单独走进森林。逡巡着跟在营地工作的两个菲律宾女人后面,才稍微深入一点。树林里同样干燥,踩出的一条道路上铺满枯叶,里面的植物很多,种类却并不十分丰富。比较特别的有一种开着小杯子状花朵的植物,比手掌还大的菝葜拖在地上,雨林中藤蔓蜿蜒。由于枯叶太厚,里面的苔藓只有爪哇白发藓和另外一两种苔藓。树林靠近营地的坡上有一块空地,阳光很容易透进,我在那里看到一只眼蝶,地上有几个甲虫堆砌的“炮楼”。
我曾在去灯诱点的路上看见两个菲律宾人带着小狗小白下到路边的一处取水点。后来某个下午循着这条路往下,很短的路程就到了很小的一处取水点,一根树木横亘在沟口,无法继续往山下走。营地的水都是用很大的蓝色塑料桶去各处水沟取山泉,而蓝色塑料桶也是马来西亚常见的蓄水设备,使用方便。这处取水点有趣之处在于开凿的一段土路,不像咱们梯子般的下坡路,一阶一阶直上直下,而是盘山路般U形弯道,节省体力,也有益于膝盖。
http://s15/mw690/001zCUjLzy74WE7Fn4y1e&690- 丛林女孩" TITLE="623【婆罗洲-沙巴-特鲁斯马迪山】1 - 丛林女孩" />
(假芒萁Sticherus
laevigatus:壮观的二叉分枝)
(Areca槟榔属)
(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
在营地考察的七天时间里,除了晚上灯诱看虫,我们白天会在营地附近的地上搜索,也松散地跑了几个地方。第二天下午我们沿着来时路往回走,这片地方较为开阔,可以远眺群山,早上鸟儿也在两边山谷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甚至一天早上我还听到了山谷里猿猴啼叫,叫声先慢后快,抑扬顿挫,逐渐紧迫起来。两公里外有一条岔路口通向最高峰,我们那天却连岔路口都没有走到,却也颇觉得累,又担心天很快黑,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赶回去。幸好碰到办事回去的皮卡,搭了顺风车回去。
第三天,我们全部人去了最高峰所在的山头。路上倒不像平常路那样陡峭、颠簸,而是穿过大片禾本科草丛,小郑坐在后面货厢还看到飞翔的鸟翼蝶。车子在路上停了两三次,原来道路被倒塌的树木阻断,营地的三位工作人员兼向导很有经验,拿着电锯、斧头锯树伐木,做开路先锋。热带雨林每天都有树木倒塌,路边的树木很容易形成路障。山脉大部分被植物覆盖,但是也有几处塌方地段,植物完全无法在松软的土壤扎根。有的地方塌方后据说好几个月才通路。车子在最高峰下面的营地停下来,营地只有简单的露营场所(空地),旁边兴建了4个厕所。我们从空地往上爬,道路稍有些崎岖,但还算好爬。爬了将近两百米,在一根腐烂的树桩里看见蜈蚣抱蛋,其他昆虫几乎一无所获,于是决定不再继续攀爬。我往上爬了几步,看到洪水沟一样的宽道横亘而过。
到了山下吃了些饼干,便继续乘车往另一处地方赶。途中趟过一条溪流,我们便下车沿着溪流看看有什么发现,营地人员便拿着木柴、烧水壶和锅,在溪边的卵石滩上架起炉灶煮面条,这路餐算是野外大餐了。我下了车赶紧往回走,回来的路上看见不远处有红花,以为永远错过,没曾想车子停在不远处,这真是意外惊喜。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稍远处树枝上的红色花朵,像是某种杜鹃,这是我在Trusmadi看到的最艳丽的花朵。溪边的岩壁上吊着几个橙红色的悬钩子属果实,营地工作人员蹚水过去摘给我们,我吃了一个,味道有些干瘪,缺少水分,不太可口。
后来,我们在一个十字路口分手,巍巍老师去另一处湖泊拍大型动物,我们则坐车往另一条侧道找虫子。车子停在一个草本植物繁茂得几乎占据了道路的地方,我们下车一边找虫子,一边往回走。道路两旁仍旧长满二叉分枝的假芒萁,草本植物最受直翅目的青睐,不过大家都不研究这个方向,对此也不太有兴趣,而这里很少其他昆虫,小郑和蝽姐拿着两个捕虫网也没有收获。我们在路上看见新鲜的动物粪便,营地工作人员说是鹿的粪便。走了一半路,突然下起大雨,我们赶紧穿上雨衣,回到岔路口,不久巍巍老师也坐车回来,同样一无所获。
(守宫木Sauropus androgynus
(L.) Merr.:又名树仔菜、五指山野菜、越南菜、田绿香,大戟科守宫木属常绿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