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觉影像 |
--怒江溜索
在怒江大峡谷,常常可以看到一根根绳索横贯两岸,人们凭借着它,跨过怒江天险,这就是“怒江天桥”——溜索。 怒江峡谷壁陡崖悬,壑深万丈,江水像一匹野马奔腾于峡谷之中,交通历来闭塞。居住在这里的傈僳、怒族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用竹篾编成长长的篾绳,架设在怒江上空,然后用栎木制成溜板,挂上溜索,把人送到对岸。
溜索不但可以过人,有的甚至可以过牛马。 溜索上发生最大的奇迹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远征军第五军九十六师部队从缅北战场撤退,翻过高黎贡山后被滔滔怒江阻拦。当地傈僳、怒族人民连夜赶编篾溜,在怒江上架设了10余根溜索,让六千多官兵顺利通过怒江天险。 后人感叹地称“一根篾溜渡过千军万马”。
由于怒江河床正处于两个板块相接之处,地质结构复杂,架桥也不能打桩,因而在解放前溜索就成了怒江两岸交通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解放后,政府在怒江上架起了数十座水泥钢索吊桥,都是钢索斜拉单孔吊桥.这些吊桥取代了溜索.在那些不便于架桥的地方,也变篾溜索为钢溜索。如今溜索不仅还是怒江两岸的重要交通工具,还成为了怒江旅游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和游览内容,花上一二十元,游客也能体会一下乘坐溜索过江的刺激.
我们三人在返程回到福贡县的那天,也专程去溜了一回.由当地老乡带着,挂在溜索上,十五秒的时间就到了对岸.很是爽哦~~只是过后想想当时挂在溜索上的情景还真是有些后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