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宝贝悦悦 |
入园第一天的悦悦,对新环境的适应冷静的出奇,令我这个大人都觉得吃惊。
送进门的时候没有哭,也没有依依不舍;不哭不闹,吃饭自己吃不要老师喂;稍微有点情绪但老师哄哄就好;姥姥接她的时候据说也半天才出来,见到姥姥也没表现出特别的高兴。
这——正常吗?我闺女与父母与家庭怎么没有正常的依恋关系呢?一般小孩子不都应该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人感觉到孤独进而恐惧然后放声大哭吗?
我有点困惑,也有点担心。
但。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太早了。入园第一天,实在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她只是新鲜劲儿还没过,也没有完全理解“每天必须9个小时呆在幼儿园见不到爸爸妈妈见不到姥姥”是个什么概念。
周二第二天送园,姥姥说,送的时候仍然没哭,但接的时候听到姥姥来了便很兴奋的从班里跑出来,抱着姥姥左亲右亲。中午仍然自己吃饭,也照旧闹了点小情绪,不过也没哭。据幼儿园班主任说,只是“哼哼着要求老师抱着哄睡”,然后三个老师轮流抱了一会儿,据说,睡着了。下午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一路都是自己走回来的,没有要求姥姥抱,回家后晚饭吃的也很多。
周三第三天送园,从一进幼儿园的门开始,和前两天明显不同,悦悦有点明白这一整天就不在家了,要在幼儿园过了,她有点哭哼哼的,先跟姥姥提出“姥姥你晚上来幼儿园班里边接我”,到了班门口,又急切的说“姥姥你跟我一起进去吧跟我一起进去吧”,在知道是不可能之后,便开始放声大哭,使劲抱着姥姥的脖子揪着姥姥的衣服不放,老师见状迅速抱了过去,姥姥赶紧“逃离”。晚上接的时候,对姥姥“又是一通猛亲”。老师汇报说,中午睡觉没有要求抱,老师拍了一会儿,也睡着了。
今天第四天,早上我走之前把她叫醒了,穿衣服扎小辫儿,她先要求“去客厅玩”,坐在沙发上边看书边念叨,“我今天在家玩”,我和悦爸悦姥彼此对视了一下,没作任何回复。
送是一定要继续的,即使心疼,这也是个必须要坚持的过程。
——————————————语录分隔线——————————————————-
2岁半以后语言表达能力似乎又猛上了一个台阶,咬字也更清楚了,听着跟小大人似的。可能因为她经常大段大段的说,我反而记录的少了。
悦悦:妈妈,你快来看,我给积木起了名字!
我扭头,见她把彩色积木在木地板上长长的码了一排,做火车状。我假装很好奇的问,“真的吗?那这块积木叫什么?”我指一块儿红色长方形的。
“叫积木”悦悦骄傲的回答。
厄。。。这个。。。。好吧,“那这块儿呢?”我又指一块。
“也叫积木”悦悦欢快的回答。
我昏倒。
我上网,悦悦拿着一把绿色的木制工艺伞在把玩。她似乎对细细的龙骨产生了兴趣,我听见她在数数:1、2、3、4、5、6、7、。。。。数到10,停了。我提示,继续往上呢?她又开始数:11、12、13、14、15。。。一直到27、28、29,然后我听到她特别自然的继续:29、20、21、22、23、24。。。。。
得~又绕回去了。
我和她玩反义词游戏。这回换她考我。
悦悦:下水!
我:。。。。上岸?
悦悦(很正义的反驳我):不对妈妈!是上水!
悦悦最近嘴很甜,经常会把“妈妈我很爱你呀~~~”“妈妈我很喜欢你呀~~~”“妈妈你爱我吧?”“妈妈你也喜欢我吧”等句子挂在嘴边,尤其是我下班回到家及晚上睡觉前,出现的频率尤其高。还伴随着小妞将其软棉棉的小胳膊缠绕到我脖子上,再附送一个无比香甜响亮的吻。
当妈的我,顿时完全融化了~~~
养个孩子,是多么幸福有乐趣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