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JUST MERCY》(正义的慈悲),一部压抑的影片。查了简介,是根据美国人权律师布莱恩·史蒂文森的回忆录《Just
Mercy: A Story of Race and
Redemption》改编,讲述他接手的第一个案子。一名黑人伐木工被白人治安官陷害杀害一名18岁白人少女,被判处死刑,在死囚牢被关了很多年,最终在布莱恩的努力下,由巡回法庭判处无罪释放。直觉觉得这种讲述美国种族歧视的影片上映应该不易,特意看了一下上映信息,果然不出所料,2019年9月参加多伦多电影节,却一直到2020年1月才在美国上映。
整部影片采用的是平铺直叙手法,没有什么煽情的情节,但影片一开始就告诉观众那名黑人是被冤枉的,所以在看的时候一直都会在想是不是这次他能被释放了?注意力一直被拉扯,一直到剧终。整个影片一直都在叙述底层的黑人群体得不到任何法律援助,生活没有安全感。身为黑人,即使你什么都没做,很有可能某一天就会祸从天降,就算是身为律师,也可以被监狱看守随意羞辱,甚至夜晚正在开车被警察毫无缘由的以枪指头。影片最震撼不是那名黑人被释放,而是另一个死囚,越战老兵,得了战后应激反应综合症,误将一名女性炸死,最终被执行死刑的场景。临刑前,死囚说的“在我过去的人生中,从没有像今天这么多人问我他们能为我做什么。”内心好像被什么刺了一下,一个人一直到要死的那一刻,才有人关心(至少问一问)他,他的人生是多么的可悲。影片最后,那名伐木工获释了,但是冤枉他的治安官却一直担任治安官直至退休,而且还是6次获得选民支持连任,这就是最终的正义,真是讽刺。
被冤枉的人最终被释放,得到了正义,但这个案子到今天依然没有把真凶缉拿归案,那名枉死的少女到今天都没有得到正义。影片的立意不是在探讨什么是正义,所以并没有深挖那些没有得到正义的故事,也没有探讨司法公正的问题。结尾处律师的慷慨陈词“贫穷的反面不是财富,贫穷的反面是正义”虽然也点了正义,但并不深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这部影片的英文名是“JUST
MERCY”,而不是“JUSTICE”。心怀慈悲,给予弱者帮助,才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样子,也是司法救助的本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