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不识孙晓云(吴克峰)

标签:
杂谈 |
谁人不识孙晓云?
吴克峰
孙晓云是宗法二王并得二王神采的当代资深美女书法家。兄弟很喜欢。
诸位一定看出来了,兄弟的喜欢孙晓云,一是因为她是写二王写得好的书法家,二是因为她是写二王写得好的资深美女书法家。兄弟的喜欢孙晓云,还有一点兄弟不说,诸位未必知道,那就是孙晓云乃是我所接触过的书家里面最有性情的。一句话,兄弟的喜欢孙晓云,乃是因为她是写二王写得好的最有性情的资深美女书法家。
说孙晓云性情,是因为她的身上散发着一种魏晋时代的文人气,洒脱、生动、自然、清新,如芙蓉出水,如蕙质兰心。4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厅里兄弟去观看她的个人书法展的时候,已经是展览的最后一天了,但偌大的展厅里依然人头攒动。我一眼就注意到了在展厅中央的休息凳上静静地坐着的一位仪态万方的中年女性,满展厅的满纸云烟和眼前的这个人,在精神气质上的契合度不差毫厘。我猜想,这一定就是孙晓云了。尽管此前我从未见过她,甚至连她的照片都没有见过。但我想象不出,喜欢书法的,能在这个展厅出现的,长成这个样子的,不是孙晓云还能是谁?
兄弟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对她说,您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孙老师吧?
兄弟果然好眼力!
说孙晓云性情,还因为她的几则书札。请看下面这则:
“五月十日,小女成婚,亦是人生一大事也。来年若添外孙,定刻‘孙姥姥’一印。“
女儿成婚,当妈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她甚至想到了她不久就要当姥姥了。多么性情的一个大姐啊。
孙晓云的书斋名叫“未了斎”,就是什么都还没有做成的意思。她在另一书札上这样写道:“四十不惑之年,取未了斎,喻家庭、事业、老小诸事繁多,责任未了。待六十花甲便拟更名为延年居矣。”
因为诸事未了,所以叫“未了斎“。由此可知孙晓云的追求与自我期许。而当诸事一了,便安享晚年。这大姐也满会享受生活的。够性情的了吧?
兄弟将这个说给儿子听的时候,不料儿子看了一眼,却说,孙阿姨这文字也够哏的哈:
说了两段话,居然都没有主语。没有主语也就罢了,还那么多语病:“四十不惑之年”的“四十”,得去掉,不然就是语义重复;“未了斎”怎么听都有一种遗言的味道在里面,不祥不吉;并且,“取未了斎”这个“取”字用得也不是那么回事;再者,“家庭事业老小”中的“家庭”、“老小”可以“了”,但既然孙阿姨是一个有事业的人,这事业难道不是终生的吗?事业怎么可以到六十岁就“了”了呢?孙阿姨“事业”、“职业”不分?
兄弟将孙晓云的这两段文字再读一遍,对儿子说,哈,你小子还真不性情。
性情的人成得了书家,成不了学者。成得了学者的人,成不了书家。放眼当今的书坛,还真是鲜有例外。
孙晓云是性情中人,所以她是著名书家,不是著名学者,甚至不是学者。
兄弟是性情中人,所以兄弟也会成为一名著名书家,但兄弟过了不惑之年都两年又两个月了,怎么就还没成为一名著名书家或者书家呢?兄弟不幸到了学者圈里,那是不是意味着兄弟再怎么喝水乃至把未名湖新开湖的水喝干都成不了学者、著名学者呢?
诸位,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怕就怕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喜欢什么,怕就怕找不到方向。兄弟目前,就正面临着这样的困顿和窘迫呢。——尽管兄弟有志于学术,但所写的论文三年中没有一篇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表,这种人生的挫败感,诸位以为是可以轻易扛得住的吗?
唉!当此之世,谁人不识孙晓云?谁人又识兄弟我啊!
http://fmn.xnimg.cn/fmn036/20100612/1610/b_large_9P3M_6fc000062d4f2d0c.jpg
http://fmn.xnimg.cn/fmn038/20100612/1615/b_large_BhgE_6fbc000219af2d0c.jpg
http://fmn.xnimg.cn/fmn036/20100612/1610/b_large_jhpv_6fbe0003de5a2d0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