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楼砖房中优美的“宝瓶柱”
(2016-10-24 16:58:03)分类: 术数建筑 |
作者:走走天堂
这阵子一直纠结于面宽小(例如只允许排布左右两间)进深长的房子是怎样布局好,于是回了一次老家看了个究竟,在看完好多栋别人家的楼房之后,我对自已之前一再反对的钢筋红砖房的观点已经有所改观。建筑技术彻底变革的大潮下,之前的老工艺小平房确实没法再延续下去,钢筋为骨红砖为肉,磁砖为皮的平顶楼房势不可挡。老房子占地大,但只有一层,有的一座宅子分成左右两户,这样虽然可以节省公用巷道,但仍然无法满足独门独户的居住需求,人们宁可让巷道变窄,也不愿再与邻居共用隔墙。
在老家,大座落的宅地仍旧维持老式宅子原本格局,并在适当的位置增加厨房和卫生间排布,以坐北朝南的房子为例,南面进门左右位置为厨房位,而中间的八尺隔间增加了楼梯和卫生间的功能,而北面位置例旧按照房间进行排布,只不是省略了比较占地的天井位置变成客厅,而原先堂屋正厅的位置有的变为客厅,有的变成房间,传统上以北为上,以南为下,总体上来说,新式的布局仍旧传统按上厅堂,上厕所,上楼梯,下厨房的位置排布,只不是原天采光的天井被各式各样的阳台和窗户所取代。
面宽小的小座落宅,基本也是以大座落去掉左边一排房间为缩小版演化,仍以坐北朝南的房子为例,一层的位置按面宽分为左右两边,既然去掉大座落左边的一排房,那以左为大,就仍保留中间客厅虚的位置,左边开大门,右边做厨房。厨房之上排布楼梯卫生间,再保留房子做老人间,而原堂屋位置,仍旧保留,传统的堂屋要求在客厅“留白”就是在神桌位置,可以看得到“天井”的一片天,但既然没有天井,那就只能在侧边开窗户。
二楼以上总体就是按照楼梯上去就是客厅,周围排布各种房间,但各家不同的设计格局是就是体现在二楼之上的不同,各家各异。从整栋的外立面看,几乎都是相同的四方盒子风格,大体是三层的平顶房,三层的房子是我认为美观实用的,高过三层以上的就不像是住家,反倒像公寓商品房了,有的三层上再搭半层,把楼梯包到顶楼,也算作是隔热层吧。房子首先要美观,实用,坚固,总的来说,这些房子都是前有阳台,左右有窗户,没有特别之处。
但是这平常之内,我却发觉有一些三层让人感觉到特别的美观,我细细看了好多栋,忽然才发觉点睛之处,却是在阳台和露台的周边,有一种特殊的装饰,它可以让整栋硬板板的楼房忽然生动起来。
前面我把钢筋比为骨,红砖比为肉,磁砖比为皮,那么一座房子远远看去,楼下的入户门就像吞气的嘴巴,幸运的是,老家的房子没有贸然套用欧式那种门檐式入户门,仍旧保留了凹肚式门楼,而各式各样的窗户好比是房子的眼睛,可惜的是,全部都封装上厚厚的窗台罩,好像戴了眼镜的眼睛一样。
其实对于开窗户我是有认真去看的,有没有哪家把窗户修得比门口还大,那是大眼小口;有没窗户大小不一样,那是大眼瞪小眼;有没后座墙上开窗,那是房子开后眼,多数的房子没有犯到这样禁忌的,但总归是有,因为都装上阳台罩,远处是看不出那到底是窗还是阳台,在我眼中,因为无论阳台是内凹还是外凸,只要装上窗台罩阳台和窗户没区别。
但总有一些阳台可以很明显的告诉我,那里是一个阳台,原来,他们在窗台的栏杆之下引入了一种非常有欧式特色的曲线型装饰结构:“宝瓶柱”也叫“花瓶柱”。它有的玻璃,铁艺,直接封闭墙所没有的安全和美观。
对于宝瓶柱我是不陌生的,在一些十几年前老宅子的两户隔墙上就有开始使用宝瓶柱的实例,这东西就像一排排的大肚花瓶,装上之后通风透气又美观,只不过那时记得叫“罗马柱”,但书面上罗马柱和这种宝瓶柱是无法对应上的,罗马柱是一种柱形支撑结构,而宝瓶柱以往大多是空心结构,如今很多也是汉白玉大理石磨成。
这种大肚花瓶柱出现的地方,远远看出就知道那里就是阳台,假如门是口,窗是眼,那么有宝瓶柱的阳台就像楼房的鼻子,要知道阳台也是楼房进气的主要出入口,一个人的脸,有口有眼没鼻子,那始终是欠缺的,一栋楼,有门有窗但没阳台,那也是欠缺的。有了宝瓶柱,就好像在四方的盒子上装饰上柔软的曲线。
而不少的房子甚至把这种“宝瓶柱”装到楼顶取代了女儿墙,这更加是充分发挥了宝瓶柱的通风美观的作用,其实“宝瓶柱”应用在楼顶也是很十几年前的工艺,一些十几年前的老宅子,就已经开始使用类似于花格窗的预制件装在较低的楼顶,不单在老家地区,用水泥预制件做成花格窗预制件安在楼顶也是不少几十年老房子的做法。只不过跟款式多圆润丰满的“宝瓶柱”相比,花格窗做女儿墙显示非常粗糙。而雪白丰润的装在楼顶的“宝瓶柱”,就像一个有着柔美弧线的美女,给冷漠的水泥红砖楼增加了一丝柔软的线条。越看越漂亮,也算是对老宅子被水泥房取代的无奈中的一种安慰了。
前一篇:整编版《三十六计》
后一篇:西游记中九头虫和九灵元圣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