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象到周天十六卦到阴六阳九

标签:
杂谈八卦易经六十四卦十六卦 |
分类: 术数建筑 |
其实不想再写易经八卦这些神神叨叨的东西的,但确实还有问题未了,比如像今天要说的六十四卦的演化来源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本篇可以说是上一篇《六十四卦和八阶幻方与周天十六卦的关系》的补充篇,话不多说,从八卦构成开始。
六十四卦由阳爻—和阴爻- -构成,阴阳二爻互相叠加能构成四种卦象,两阴称为老阴,两阳称为老阳,上阳下阴称为少阴,上阴下阳称为少阳。这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我们且称他们为四象。
我们知道八卦是由三画爻叠加构成。但如果四划爻叠加,那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换个角度看,四爻的卦象可以说是由两爻构成的四象按2*2方式相互叠加而成。我们把阳爻记为1,阴爻记为0,用数列叠加结果如下:
11 | 10 | 01 | 00 | |
11 | 1111 | 1011 | 0111 | 0011 |
10 | 1110 | 1010 | 0110 | 0010 |
01 | 1101 | 1001 | 0101 | 0001 |
00 | 1100 | 1000 | 0100 | 0000 |
这里从0000-1111转换成十进制就是从0-15,这16个数中,我们把0000当作1,把1111当作16,那头尾相加,就有8组和为17的数值,用环形图把它排列成一个圆形如下所示:
上图只要把1用阳爻—替代、0用阴爻- -替代,那出现的这个图形很有可能就是前文所说的周天十六卦,也可也称为伏羲八卦十六变,这还不止,如果我们把这十六卦视为二维的平面叠加,那如果在这十六卦的基础上再叠加多一次,那么将会变成16*4=64卦:
11 | 10 | 01 | 00 | |
1111 | 111111 | 101111 | 011111 | 001111 |
1110 | 111110 | 101110 | 011110 | 001110 |
1101 | 111101 | 101101 | 011101 | 001101 |
1100 | 111100 | 101100 | 011100 | 001100 |
1011 | 111011 | 101011 | 011011 | 001011 |
1010 | 111010 | 101010 | 011010 | 001010 |
1001 | 111001 | 101001 | 011001 | 001001 |
1000 | 111000 | 101000 | 011000 | 001000 |
0111 | 110111 | 100111 | 010111 | 000111 |
0110 | 110110 | 100110 | 010110 | 000110 |
0101 | 110101 | 100101 | 010101 | 000101 |
0100 | 110100 | 100100 | 010100 | 000100 |
0011 | 110011 | 100011 | 010011 | 000011 |
0010 | 110010 | 100010 | 010010 | 000010 |
0001 | 110001 | 100001 | 010001 | 000001 |
0000 | 110000 | 100000 | 010000 | 000000 |
这个图示,如果按照从000000逆序到011111,从111111到10000顺序进行排列环合,那么就出现了六十四卦方圆图的内方所示六十四卦,这就是六十四卦环形图的构成另外一种方式。
传统意义上认为六十四卦组成原理是由四象各加多一爻构成三爻组成的八卦,再由三爻的八卦两两叠加构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从如上的方式可认为,四象不必再叠加一爻,而是由四象叠加成周天十六卦,再由周天十六卦叠加成为16*4=64卦,这是对六十四卦的另外一种推算方式。
从这角度看,六十四卦不再是由上下两卦构成,其实它是由上中下三卦相互叠加构成,我们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读这种构成方式,话说而DNA是由腺嘌呤(dAMP )、胸腺嘧啶(dTMP )、胞嘧啶(dCMP )、鸟嘌呤(dGMP )各选三种组合构成,而这种构成方式完全与从由四种脱氧核甘酸中的两种构成十六组合,再另外增加一种核甘酸构成六十四种,这种方式换一下六十四卦来理解,
用一句话说总结,六十四卦就是上中下卦相互叠加而成,而不是上下两卦构成。这将会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易经中,六十四卦辞中忽然有一个千古谜团,就是阴用六,阳用九。
常规的解答是,阴用六是指用六划指代六爻,但这种解读方式没办法解读为什么阳却用九。但如果把“阴六阳九”用上面两种方式来解读就是一种极好的解释了。
在六十四卦中,可以用两种方式进行解读,第一种是按照2*3=6,即每两爻为一组共三组成为六爻卦象,这就是阴用六,另外一种,则是六爻由两组三爻的八卦叠加而成,这就是3*3=9,这就是阳用九,而往常我们都是按后者进行解读。
好了,本篇的介绍到此,易经包罗万象,我不想不会以及不懂再继续推进这些越来越深的东西了,省得走火入魔,留给别的爱好者去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