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十二君主卦与太极图的来源

标签:
太极八卦十二君主卦月卦 |
分类: 术数建筑 |
我找到一幅图,它说明太极和八卦之间的演变规律,但我认为,太极图可能不是从八卦演变过来的,而是从六十四卦中的“十二辟卦”演变来的。
“十二辟卦”是与周易六十四卦理论并行的一个重要理论,“辟”的意思为君主,所以也称十二君主卦,它也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十二消息卦”消息不是现代意义,而是在卦象上,以阴爻替换阳爻称为“消”以阳爻替换阴爻称为“息”所以“十二消息卦”的意思就是阴阳互换卦。
在“周易”诞生的时候,古人就已经尝试用“十二君主卦”来配对一年十二个月,甚至有人提出,十二君主卦,是周易的原型,周易的卦象和卦辞,都是从“十二君主卦”上推演出来,也称“十二月卦”,甚至它都能与二十四节气推演出来,他们的替代的规则如下:
复卦000001 十一月建子 初六 冬至
临卦000011
泰卦000111 一月建寅
大壮001111
夬卦011111
乾卦111111
姤卦111110
遁(遯)卦111100
六月建未
否卦111000 七月建申 六五 处暑
观卦110000 八月建酉 初九 秋分
剥卦100000
坤卦000000 十月建亥 六五 小雪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六十四卦中,独独选择这十二个卦象来作为十二月的指代呢?
上面的卦象看来,可以看出有个规律,就是从复到乾是1每次增加一个,从姤到坤是0每次增加一个,这就是太极的阳渐长而而阴渐消,之后就阴渐消到阳渐长,那这之间的比率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我们用二进制和十进制转换来进行解释。
如果我们把坤卦000000称为1。把乾卦111111称为64,按从上往下卦象可得出:
复=2, 临=4, 泰=8, 大壮=16 ,夬=32 ,乾=64,
姤=63 ,遁=61 ,否=57, 观=49,剥=33,坤=1
第一排从复到乾依次按照2-4-8-16-32的顺序2倍递增,
第二排从姤到乾依次按照2-4-8-16-32的顺序2倍递减,
而坤与复之间相差1重新开始循环,而上下两排之和都为65,这个正是符合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规律的。
这一幅图中,如果按照前面的十二君主卦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太极图呼之即出。所以说上述十二君主卦才是太极的真正来源。
另外再做个补充:二十四节气是由用于定月份的十二中气用于确定月份,也用于订气候,而另外十二个才叫节气,也有十二个,它们平均分布十二中气之间,如果按照上述规律递增或递减规律,那么中间插入的数值应该是:
第一排:3,6,12,24,48,折换成为卦名就是:000010师,000101明夷,001011归妹,010111需,101111大有
第二排:62,59,53,41,17折换成卦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