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的作用
(2009-11-07 10:48:45)
标签:
教育微格教学教学能力科学方法论技能 |
分类: 高中课堂教学 |
1.微格教学对教学论的贡献
微格教学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研究填补了教学论和各科教学法研究的空白。一般教学论和各科教学论的内容通常涉及课程论、学习论、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学生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教学测量与评价等。这些内容是在宏观教学活动层次上对一般教学系统或学科专业教学的一般规律的研究。涉及教师素质的内容往往是对教师所应具有的教学能力进行原则要求式的论述,缺乏对教学能力结构的深层次研究和培养途径的研究。微格教学的研究成果,说明了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形成综合教学能力的基础,并对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应有哪些教学技能,各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以及教学技能的形成规律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填补了对教学能力深层次问题研究的空白,为教学论向深层次和更实用的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2.微格教学中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
微格教学将以客观性、系统性、具体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应用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开发和训练实践中。借鉴了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研究层次,并实现了对复杂教学活动变量的控制和训练过程的系统控制,使基础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达到了可操作的水平。微格教学在方法论上为教育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经验,明确了科学方法论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有机结合的中介,这种中介作用在实践上表现为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
3.微格教学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
教学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和新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分技能的训练到完整课的实践,符合新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目标明确和操作具体的技能训练便于学员观察模仿,减少了教学的复杂程度,模拟的教学环境可减少真实教学所造成的心理压力,使师范生可以比较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说明,师范生在完整课的教学中真正得到训练提高的仅仅是几项教学技能。这是因为完整课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多种变量的不可预测性,要求教师具有较综合的教学能力才能把握。师范生一开始就实施完整课的教学,就难免顾此失彼。实习中,师范生从听原任教师的课、写教案、反复试讲、小组同学讨论帮助、指导教师指导帮助到实际走上讲台。因为没有基础,这一过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大的。因为几堂课的实习代表性是有限的,复杂的课堂活动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所以师范生在开始时首先训练基本的教学技能,投入相对少的精力却可以收到较大的效果。因为分技能的训练在观察、模仿和操作训练上比较容易,而且基本的教学技能普遍性较强,可以在各种情况下的完整课教学中应用,所以在实习中能更好地对完整课的教学进行训练。
技能训练对于在职教师全面扎实地掌握教学的基本功也有很大的帮助。青年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若不及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会形成教学的某种稳定状态,但这种仅凭个人素质形成的教学稳定状态往往是不理想的。此外,青年教师在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时,也同样需要先打好教学基本功的基础。若教学技能的基础打得不牢,学习老教师经验的效果和效率也会大大受到影响。
微格教学促进了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些开展微格教学的中小学的经验说明,微格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使教师们体会到了教育理论的价值,改变了过去认为理论没用的片面看法,有些人又自觉地重温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课程。微格教学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成功做法,使教师们打破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神秘感。某些教师能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使用录像、投影仪、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